該書初版於1988年,為南宋政治史研究之必讀書目。相比於前輩學者的唐宋變革論(日本學者)、南北民族抗爭論(中國學者),寺地遵更希望將靜態的政治組成與類型變而為流動的、演進的動態過程。
故寺地遵在山內正博研究脈絡上,將高宗朝、孝宗初年的南宋政治演進理路的描繪極為清晰,並反思了山內「流寓-北方-新地主與土著vs土著-南方-舊地主」過於簡單化的框架。寺地遵認為,政治主體三分為「在地土豪」(五代土豪的繼續存在)、「地主出身的官僚階層」(代表地方利益)、「北宋末年的權門」(代表國家利益,如秦檜)為佳。
為了展現政治史的動態過程,該書將南宋史分為兩個部分,即建炎元年至紹興十二年的動蕩時期,及紹興十三年至孝宗乾道元年的秦檜專制體制時期,以紹興十一年宋金議和為轉折。前一時期,宰執頻繁更換,如李綱、呂頤浩、范宗尹、張浚分別主政;後一時期,秦檜以和議體制作為其最大的政治資產,緊握宰相之權至死,培植親信,利益捆綁(與王繼先、皇後吳氏、中官張去為等高宗近臣),打壓異己(尤以李光為首的江南人士迫害最甚)。此外,寺地遵拋棄了南宋初年政治史熱門的岳飛-秦檜忠奸之辨的研究,也不讚成將問題限縮於財政範圍之內,指出此類研究無法帶出南宋史研究的線索來。
侯旭東在《寵:信-任型君臣關係與西漢歷史的展開》一書代序文《告別線性歷史觀》中,以寺地遵該書為例批評蘊含其中的「線性歷史觀」,認為此種歷史書寫存在「其他被視為無關的細節或史實則從歷史敘述中隱沒,同時消失的還有時人的能動性,造成封閉的歷史」之大問題(代序第6頁)。該批評有些苛刻,但頗能切中肯綮。寺地遵研究將靜態的政治框架流動了起來,釐清了諸多史實問題,是彼年代學界之貢獻。但正是太過專注於政治的架構與財政的轉型,人物在其中淪為沒有感情、乾巴巴的「角色」,為不同的政治集團服務,以其政治舉措為品評,歷史人物本身的人格色彩便黯淡許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