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读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是林语堂旅美时写的,原版是英文(民国时期的文人都这么有才华吗?),是一本向美国人介绍中国闲适生活方式的书。
我读的版本都是经过译者翻译的(居然要看翻译版本读中国人写的书!)。一开始看封面的时候还以为林语堂的原版是文言文才需要翻译。可能是因为译者水平有限,所以有些语句读起来晦涩。
据说这本书一经出版,连续52周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超过40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这本书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的人性、人情、生命、人生、生活、家庭、大自然、旅行、文化、信仰和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将日常琐碎转化为简单的哲学,引发人们的深思和感叹。
这本书有一章叫《读书的艺术》,我个人认为是我读到的最好的关于读书的文章之一。很多关于读书的观点很可能都来自这篇文章,毕竟这本书出版于1937年。
01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不读书的人一生只局限于自己周围的环境,除了例行的日常公务,几乎见不到其他世界的可能性(在林语堂那个时代是没有互联网的),他们接触的人也只是少数朋友或熟人。
而读书的人,拿起一本书,可以走进另一个世界,与智者交谈(可能是几千年前的智者),这个智者可以带他去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时代,或者与他讨论一个他从未了解的问题,甚至读书的人可能会进入一种沉思的境界。
一个人一天有24小时,能有2小时把世俗烦恼抛之脑后,走进另一个世界,这种幸福是那些被束缚的人所羡慕的。
这种变化就好像出门旅行一样。
02三日不读书,面容也显得憔悴 苏东坡的好友黄山谷说:“三天不读书,语言也变得索然无味,面容也变得憔悴。” 他的意思是读书的人有风采,有韵味。
林语堂认为,这应该是读书的唯一目标,只有抱着这个目标去读书,才能知道读书的技巧。一个人如果为了提升心智而读书,读书的乐趣就会丧失。
这些为了求知而读书的人,无异于参议员在发表意见前阅读旧案和报告书,他们只是在搜寻资料,读完后除了可以说“我读过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林语堂的观点简直如同对照我自己的写照。
长期以来,我会因为读书要写书评、要记住些什么、要应用到实践中,以及读完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等功利目的而困扰。如果我写不出书评、完全忘记读过的书、无法将所读应用于工作或生活,或者读书进度太慢,我就会陷入焦虑,失去读书的乐趣。
当然,这种情况是长期以来文化的影响,不是我个人有意为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中就渗透着功利化的读书观念。
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等宣扬苦读的成语,我不相信有人会陷入痛苦之中还说自己喜欢读书。
03真正的读书艺术 作者认为真正的读书艺术就是:随手拿起一本书,想读就读一会儿。
我最近在看一个读书类的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余华、苏童、程永新都建议慢读书。
程永新说,他的枕边书是《追忆似水年华》,他好像从来没读完过这本书,每天睡前都会翻翻。
为了真正享受读书,必须自发地读。当读书时,如果天空中有美丽的云霞,可以放下手中的书,抬头欣赏;也可以一边看书一边享受。可以边抽一支烟喝一杯茶,增加乐趣。
或者在冬天的雪夜里,围着炉火,听着水壶轻轻沸腾,可以拿出十几本关于哲学、经济、诗歌、传记的书,以轻松的心态翻阅。如果遇到不喜欢的,随时可以换一本。
没有一本书是一个人必须读的。如果我们的心智还没有到能读懂这本书的年纪,勉强去读,肯定会觉得乏味。
所以,当一本书读不下去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读,可能在别的时候,你会欣赏其中的乐趣。
此外,表明人在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比如,我刚刚毕业时还很天真,那时读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被深深感动,决心要像玛丽娅那样找到一个类似尼克拉斯的完美伴侣,展开一段伟大的爱情。但五年后再读这本书,我已经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