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世安强调,重视庄子的游世主张,而庄子的游世的重点便在于“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应该特别坚守的原则,别人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照这种主张,庄子岂不是可以随意弄个什么职事做做,反正“外化而内不化”,心里不拿它当回事就是了。”庄子的游世思想鼓吹一种彻底的游戏人生态度,不仅游戏地对待社会政治问题,而且游戏地对待自己的命运,对待自己的祸福生死,这实际是因为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感太过激烈,不愿意像别的隐者如杨朱派或是长寿神仙派那样过一种稳定的生活。游世思想的本质并不是以无原则的游戏手段谋求好处,而是以彻底的游戏态度嘲讽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寻找稳定生活的想法。
2. 面对妻子的死亡,庄子因为对命运变幻的洞察,由生到死,由有到无的自然变化而表现的通达,在颜氏看来,这种过火的举动表达了庄子对人生的某种嘲讽之意,而这亦体现了庄子对人生的深处的不平,而对自身的死亡的冷漠。颜氏解释道:“这种有意在存在的残酷面前表现的达观,正说明庄子内心里非常深刻的冷漠。实际上,庄子这种过火的游戏之言的真正含义,是不肯与世界和解。一个人在黑暗的世界里可以不在乎一切,这并不是真正的和解;只有在黑暗世界里找到一个满意的地方,让自己有一个安顿,这才算是和解。“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的死后归宿,正表明庄子否认宇宙之中有任何差强人意的地方可以安顿个人身心。在临终时他仍然保留着对现实世界的冷傲。”
3. 惠子对庄子有很深的思想影响。如果说公孙龙的思想分割了绝对的万物的话,惠子则实现了从泛爱的视角出发,走向了事物的同一性。“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惠子坚持以万物论万物的视角来看待万物的同一,但庄子在《齐物论》中进一步推崇,扬弃了惠子所坚持的客观视角,进而取消了事物的差异性(需要注意的是,惠子也强调一定程度上的相对主义,从相对的视角来发现一种同一性),走入了无差别的主观视角(冯友兰的观点)。
4. 老子曾说:“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并在后世以之旨在保全自我并寻求自我的真。在这个传统上,发展出了极端的杨朱自利。孟子批评其与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但杨朱的自利为我之学,恰恰在于反对世俗的功利主义,“不以物累形”。把个人的生存意义与外部功名利禄对立起来,其要点肯定不是在流俗层面上谋求个人私利,而是在反流俗的意义上反省什么才是自身最大利益。这个思想与老子的思想在某一点上一脉相承。老子曾对各种常识观点进行批评,希望以道的智慧保证自己不陷于盲目的误区,这一思想可视为杨朱式的“为己”说的源头。而老子、杨朱思想共同的背景,则是隐者边缘化的自保生活和人生反省。
6. 庄子立根于隐者传统之上,否定了传统中对生命可以在乱世中自立的可能性,并以游世的态度来应对不可避免的人生悲苦,进而否定了自我的有根性,否定了自我而达到无我,摒弃了老子在道中的君王南面书,而继承了老子在道中所蕴含的生命清新之理念。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