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纸质版书是在学校地摊上淘的。
刚开始读完之后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案件,一切庭议、陈述、相关人物情感变化我都觉得这就是合理之中。但是读完之后再慢慢去想,去感受国家、个体、爱情、思想与偏见在战争的变化,感觉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中才能去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文末的“人心除外”,这个人心究竟是在表达什么呢?人的偏见、人的无奈、人的向往、人的矛盾与坚持,这些在书中不同人物中都有所体现。
我比较喜欢伊什梅尔的父亲,更多的是他所做的报道。
说说初枝。初枝从小就被教导如何去成为一名社会意义上的人。她的身份禁锢了她在精神与现实中去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书中的关于她的心理描写都让我感受到了压抑,“装”可以说是她人生童年的一个关键字。所以和男主在香杉树、在海滩她是真的很快乐吧。当然,还是看到了恋爱和生活本身就不同。
可能会“我就像一个火星来的旅行者,惊讶地看着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我看着的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弱点。我一再地看到这不变的令人难过的人性的弱点。我们怨恨彼此,我们是非理性恐惧的受害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看到有改变这一点的可能性。”不是说要做理中客,而是人究竟要怎么和平生存下去啊?真的觉得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恐惧。光是陷害、盼望你坏,我已经从小到大都在体会了。我真的觉得好无奈啊。
今年已经有好几个人说从我的眼神中看到了无知和愚蠢,虽然他们只是用单纯形容,但我也明白这个意思。你看这种非理性的恐惧已经让我感到害怕了,我本来只是想好好过自己觉得快乐的生活,虽然有时候确实是自己过于理想化罢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