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句话点评:散文文体撑不起二十万字长篇小说架构,情节依靠一批批人奇形怪状的死亡方式推进。
我对额尔古纳是有幻想的:东上到大兴安岭,西下至呼伦贝尔,草原、山林、极寒、界河四个要素构成了我对从未抵达的北方世界遥远的想象。在我的想象里,这片土地有种奇妙而和谐的矛盾:物质富饶但生存严酷,草原广袤但山林浓密。这里的原住民是游猎民族,淳朴而野蛮,精明也善良是我对他们的判断。
我想我总有一天会亲眼去这中俄的交界处看看,在此之前我想要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汲取一些人文地理和乡土风情知识,企图从感性中获取一些理性认知。《额尔古纳河右岸》显然是合适的对象,但它让我失望了。
文字上来讲,散文风格支撑不起这篇小说,虽然有些句子写得不错,但整体上可以说她的文字没有灵性,可读性强,但平铺直叙的没意思。平铺直叙其实没有问题,但文字拖沓,没有新意就不对了。在阅读开始的二十页时,我想迟子建有可能是位鄂温克族人,才想起写鄂温克族的故事。再读一读觉得不对味,看到最后后记中写“我追踪他们的足迹,连续两天来到山上的猎民点,倾听他们的内心的苦楚和哀愁”简直笑了。怪不得整篇文章读下来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别扭劲儿。听了人家两天八卦就想写出一百年的家族故事,何况作者是位汉人,完全没有过鄂温克族人的游猎生活经历,怎么可能写的出来生动的文字。
人物塑造上讲,该书人物性格塑造扁平至极,男性形象绝大多数高大威猛质朴,女性形象尽可能的温柔善良倔强。如果非要矮子里面选将军,伊芙琳的形象塑造得还算丰富:善良和恶毒在她身上交替出现。另外一个形象也挺有意思,是恶婆婆玛丽亚:叫着圣母的名字,干着魔鬼的事儿。
情节设置上讲,情节推进僵硬:在这本书里时间过得很快,它依靠一批批人的死去潜移默化地完成代际的转换,叠加脸谱化的人物,那么所有出现的人都有极大的工具性,他们只是作者为写完此书的工具,没有爱恨情仇可言。
该书的世界观也很窄。茅盾文学奖将《右岸》评为史诗级作品,这未免把这本书拔得太高。史诗级作品,首先应当塑造出完整的世界,《右岸》没有。一不交代地理环境,二不描绘部落分布。本族人民的历史也不过是浅浅带过,史诗二字,《右岸》差的远。
不懂它怎么被茅盾文学奖评上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