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代,我们对杜甫并不熟悉,相较于李白,更多人欣赏李白的洒脱与想象力,很少有人能领会杜甫的沉郁。然而,进入大学后我了解到杜甫的“诗史”特质,这正是《杜甫私记》中提到的。
教科书中说,杜甫的“诗史”意指“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吉川幸次郎提到了杜甫的革新,他认为,“与杜甫相比,李白是相对纯粹的诗人,革命性稍低”。而杜甫具体的革新在于“直接如实描写眼前发生的景象”,这是最重要和深远的方面。此外,“自由引入这种俗语,这也是杜甫诗歌时代的创新之一”。他以《兵车行》为例,而诗中的俗语“耶嬢妻子走相送”中的“耶”和“嬢”即为俗语。除了俗语,杜甫“也大量引入古典词汇”,因此,“该诗在用语方面可谓是空前的”。
吉川幸次郎对杜甫非常喜爱,“二十岁左右,我接触中国文学后便对杜甫的诗产生好感,我当时有预感,杜诗是中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年轻的时候读杜甫就喜欢,这是非常神奇的经历,我很好奇他在二十岁时经历了什么,又读了杜甫的哪些诗才能有如此共鸣,且“有预感”。能预感“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必然已经对中国文学有了一定了解和理解,甚至进行了研究。虽然这样的发言看似“自夸”,但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可指摘,杜诗无可厚非是中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一批作品,但说成是唯一的,那就是作者个人的看法了。没有对杜甫进行研究的话就不敢这么说,同样也不能否定对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人的研究。因此,仅限于“吉川幸次郎认为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而非“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即可。
该书总体分为两部分,《杜甫私记》与《续杜甫私记》。《杜甫私记》包括《自序》在内共十二篇,采用“自传”和诗的形式,讲述了杜甫从四十五岁左右到安禄山叛乱的时代。《续杜甫私记》则没有涉及后来的事情,而是继续向前述说。所谓的“私记”并非杜甫自己的记载,即不是从他的诗歌中观察他的人生经历,而是“我的杜诗笔记”。总之,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还是有些失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