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一个月了,难得不知道怎么写书评,搁置到了现在。难产的原因是我看完后心潮汹涌跑去豆瓣看书评,发现全是唱衰之声,遂懵掉。
很难简单评价这本书,很多人批评余华在这本书里陷入乡绅旧梦、只写扁平人物、用故事推着人物走,我反而将这些批评看做我从书中看到的闪光之处。我所喜欢的正是这些批评:作者在一个无限虚化的空间之内,写一些似乎超凡脱俗的理想人群,又将这群理想人群丢入天地熔炉,任他们被命运颠簸。
导向人物结局的并非产生于幽暗之处的人性,而是以个人之力根本无法抵挡的浩浩命运之流。比起作者以前的角色,这部作品中的角色显然要更接近于朴素理念的圣人一点,人性之美在每个花费笔墨描写的角色上都同样闪烁光辉,各有其美。
而故事发生的江南小镇,也远比现实要温情。矛盾和龃龉被无限弱化,溪镇如同一个不存在于地图上的世外桃源,理想主角融入理想小镇,于是童话翻过序章。这种理想化使这片空间和这群人存在于不该存在的纯净空间,溪镇之于我们就像文城之于溪镇,太完美,因而没有任何人找得到,但正因为足够完美,凝视溪镇时就如同主角凝视文城,别样温情不期然涌上心头。
正因为这种理想化的存在,因为人与人脆弱如水草却互相支撑着在水乡扎根的精神涤荡,使得作者一旦引入命运洪流,这些理想又脆弱的人群在命运大潮中的毁灭就格外使人怜悯,被毁灭的美好总是比被毁灭的丑陋更让人心碎。
作者过去写角色时总喜欢把角色捏高放低好几次,在彻底毁灭之前,无论农民教授富商书生,在他笔下都要经受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击打,但这部作品中的理想人类们相比之下却并没有那么坚韧,遭逢一次劫难,就立即被毫无征兆地碾碎,正因这种美丽的脆弱,当无理由又满是理由的命运冲垮堤坝时,读者心中产生的怜悯百倍千倍地生发了出来。
这种理想化的乌托邦,有人斥为发梦,我却赞为纯粹。正因这种纯粹,简化了故事的核心矛盾,推动书中人命途飘荡的,并非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品所聚焦的人性复杂的汇集,而是与古典主义有些共同之处地仿古希腊的“命中注定”。文中那些令人心弦震颤的瞬间,活着的人与死了的人的擦肩,送死的人与迎客的人的重叠,以及最后的最后,棺材与坟墓的挽歌,都不无例外地充斥着命中注定的悲剧色彩,在作者绝妙如诗的语言勾勒下,栩栩立在残破剧院的一角。
文城不存在于任何地方,正如理想镇不停在世界一隅。理想镇就存在于所有人心中,正如文城始终停在主角脚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