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文化寻根成为了一个新的文艺现象。一批作家开始探寻这种问题,人们称之为“寻根文学”。这个现象的背后,显然是对于文化繁荣现象疲劳的应对。也是对于离开故乡后的茫然失措,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不足的担忧和烦恼。寻根文学的诞生,暗合了多数人的文化心理需求。毕竟,每个人都是中国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容易引起国人的共鸣。即使每个地方的文化存在差异,但最终都是中国的文化底蕴,容易获得公认和认同。
例如,李汉荣先生的散文《老屋》颇有“文化寻根”的意味。进城后,人们回不去农村,而城乡两种文化交融的结果是旧有文化的消失,新文化的诞生。因此,作者笔下的“老屋”具有象征意义。它寄托着对“先人们”生活以及古老家族生命延续的共识和深深怀念。但是,在正在发生的变革中,它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就像人类一样,祖辈、父辈被子孙代替,旧生命消逝,新生命成长。村落里的老屋已经成为藏在记忆中的发黄照片。
在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坐在老屋里,并且感觉像坐在先人们的身影里一样。在他的文字里,笔下的老屋和老人都有浓烈的沧桑感。李汉荣先生的散文集《在更热烈的风里相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版)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不论从哪一篇解读,都能读出浓浓的乡愁,读出回不去的故乡萦绕在心头。
这种共情的思乡情结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顶针:一生的戒指》、《烛台:古老的守夜者》、《棒槌:河流的尤物》、《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等篇目,会引领读者重返故乡,在故乡的乳汁里追寻精神富足,占领精神的高地。
李汉荣先生的散文具有单纯、清新、精美、凝练的语言特点。一篇篇的散文就像晶莹圆润的珍珠一样,既朴实又华美。不论是写大自然还是人间真情或者人生感悟,都充溢着一种灵气,让人十分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李汉荣先生对古人的阅读和理解非常深入。例如,他笔下的李白,让他想出一个特别有趣的名字《李白——梦游的孩子》。笔下的杜甫时而幽默时而冷峻,比如《雨夜细节:韭菜与那五首诗》。这样的文字非常有趣,催促读者忍不住往下阅读。尽管贫困阻挠了许多事情,但贫困没有阻挡杜甫的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最终成为天下寒门学子的知音。
因此,希望更多读者能够阅读李汉荣先生的散文,因为陕西是文化沃土,李先生用笔抒情,他笔下的山川草木,皆有秦之风、秦之媚、秦之美。这足以让许多回不去故乡的心灵在《在更热烈的风里相遇》中,找到片刻宁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