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侠麦克元
提起敦煌,我们大概总会想起余秋雨的那篇文章,让我恨的牙痒痒的那个道士和那些西方列强。
可是历史终究无法回转,我们看看当下,铭记历史,希望这篇土地不再备受欺凌,而我们强大才是不受欺凌的前提条件。
然而我们回过神来,又不得不对道士王圆箓投以尊敬的目光,他也是靠自己一己之力在保护着这份瑰宝。1900年的6月22日,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修缮敦煌莫高窟16号窟时,发现墙壁后面有一个密室。
当时王道士还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警觉向当地的官府报告了这一发现,奈何没有引起官府的重视,只是嘱咐王道士自己妥善保护。当时正是满清政府腐朽无为的时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全顾忌不上,王道士只有自己继续保护着这个密窟。
这些文物就是敦煌遗书。敦煌遗书覆盖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大半历史遗迹。上起东汉,下至元代,细数下来经历过近10个朝代,是一个规模浩大的文化宝藏。
进来又读了松冈让的《敦煌往事》,这部书已经是就很久的书了,日文版的书名叫作《敦煌物语》
松冈让(1891~1969),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弟子,是著名的漱石研究者,也致力于佛教文化的研究。是日本知名作家、夏目漱石弟子松冈让致敬敦煌的心血之作,为日本“敦煌热”三大标志性作品之一。
对于敦煌,这是我们的艺术瑰宝史,也是近代我们的艺术伤心史。藏经洞发现后的10多年里,英、法、俄、日、德、美的一些汉、藏学家掠夺了一大批文献、文物和在洞窟内、外的大量照片,使国外敦煌学具备了资料基础。敦煌学成为国际显学。国外敦煌学以法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这段历史,我们暂且先记在心里,刻在骨里,回首敦煌的几千年发展史,囊括了众多艺术宝藏的石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品异宝,只是我们这些晚辈后人们没有保护好,国破山河,家破人亡,宝贝又如此之多,保护又如此之差,怎能不被贼惦记。
松冈让的《敦煌往事》,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认识,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看完之后,才发现有许多内容还是第一次见。
《敦煌往事》一书围绕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中被发现的的经卷文物展开,以史实为基础,讲述了英、法、日三国探险队在敦煌盗宝的经过,如实记录了“文化侵略古战场”的敦煌往事。
作者笔下既有对斯坦因、伯希和以及华尔纳等盗贼行径的批判,也洋溢着对敦煌的挚爱与痴情。
我记得三十年前,曾有过一部纪录片《敦煌》。虽说是中日合拍,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多半是中国出场地,里面的服道化都很日本。
这本书开拓了我对敦煌的认识,也了解了一些日本敦煌学的见解。我们国内的敦煌学也在不断做着自己的解读。但是我相信的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也是她的后人最懂她的。
敦煌文化的根在中华大地,敦煌文化的脉搏也在中华大地:
大漠孤烟,敦煌文化;
生生不息,孕育不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中华儿女,携手前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