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栩
(作品:《拱廊街的服装管理员》,[日本]小川洋子著,谭文蓉译,刊载于《译林》2016年第3期)
在城市重新开发的背景下,拱廊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这条通道逼仄的老旧街道,几乎被遗忘在时间的深处。它沉积着旧日时光的陈年气息,成了岁月残存下来的朴素记忆。
新时代的特征在这条街上并不那么难以觅见,比如说,送快递的“我”就代表了时代更替下呈现在老旧街道里的一种新生。“我”出生在拱廊街,可“我”并没在拱廊街的那些老旧店铺里找一份事情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依然一直生活在那里”。
“我”活在时代的变化中,打量一个过往的岁月。它不曾改变,以固守给时光留下发黄的注脚。这样的固守让时间在拱廊街变得很慢,慢到失去了当下的节奏。“究竟谁会买这些东西”新时代的疑问并没给拱廊街造成任何冲击,老旧街道上的店铺用自己的耐心等待固守住了对岁月的赤诚。
即使只有一位顾客,也会等下去。拱廊街的店铺就这么厚道,在新时代里,把日子过得随心而清浅。终于,一个老年妇女上门,正如被时光打捞出来的那般来到“她事先决定要来的地方”。她是一家蕾丝店的常客,对于蕾丝和店主有着相同的品位。
“品位”,在这篇小说营造的幽清氛围里,是一个沉淀了时间和岁月感的词。它拒绝任何形式的心浮气躁,隔离纯属过日子的急切与慌乱,忠于自己的心性,把偏爱做到极致。由此,蕾丝店店主和老年妇女皆是活在过去的人。
老年妇女曾经在剧院负责管理服装,被人们称为服装管理员。她在小说里无名无姓,以服装管理员这个称谓精神充实、富足,却在时代更替下越发的稀少。稀少的就像化石,当岁月的潮汐退去,遗留在时间的沙砾中无人过问。
“我”无意间捡起了它,触摸到“我”不知道的一类人的生活。“我”没有太多好奇,也并没产生真正的兴趣,只是在陌生的距离感的连接下了解了服装管理员和她故事里的过去。
服装管理员只擅长用旧布料做衣服,做出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所穿着的服装。在她的专擅下,她能感觉到布料上粗糙的肌肤触感或是柔和的温暖感。这是一种特有的交流方式,过去年代的人存照于时光中的印记。倾听布料的私语,对服装管理员来讲,是感怀其内在的生命力,并非伤感生命的流逝。
生命力支撑着服装管理员四处寻找合适的布料,收集那些从废弃的衣服上剪下的蕾丝。她利用它们做出精美、雅致的服装,创造出一件件无与伦比的美。这种美不是肯花钱就能生产出来的,高雅是心血的凝结,不是通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