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人是在两种对抗的力量中形成的,即对成为他自己的渴望、环境对适应的要求。” 这句话指出了人类内心的两种声音:一个是内心的“我想要做什么”,一个是外界的“你应该做什么”。那么,在这个矛盾的对立关系中,我们该如何遵循自己的内心而去生活呢?心理学动机领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它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答。
自我决定理论具体指的是,在人类行动的过程中,内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外在动机。当一个人出于兴趣、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情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内在动机”。基于内在动机的行动可以满足一个人的“自主感”——人类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人需要感到自己是行动的主人,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纵的棋子。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依赖于外在动机的控制手段(即奖励和惩罚)来影响一个人去做别人期望他做的事情。这会深深地压制人们的自主感。一方面,人会顺从上级或环境的要求(如:孩子对父母、学生对教师、员工对上司)。另一方面,人也会为了获得自我价值感而自己操纵和奴役自己。
有些学生只有在被监督的情况下才会学习,而有些学生则会自觉努力。父母和老师通常倾向于把后者视为“好学生”,但很少注意到后者可能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努力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只是为了追求好成绩以取悦周围人的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他们感觉到自己必须/应该获得好成绩,或达到其他某些外在标准,因为“只有我达到这些标准,我才是有价值的”。这种信念来自父母或环境用“有条件的接纳”操纵他去做这些事情(当他不按照要求去做/达不到标准时,就收回对他的爱和接纳)。用“有条件的接纳”让个体接受外部的价值观被称为“内摄”,这类“好学生”完全听从外界的声音,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压抑了“自己的意愿”去讨好他人,最终可能导致内在空洞、失去活力。
为了成绩和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们极少有机会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这种“内摄”似乎是学生们的常态。自我决定理论指出,服从外在标准的“内摄”会压制真实的自我,而“整合”可以保护真实的自我。人的天性本身就是趋向于整合的,而整合通常是在两个人之间“平等的对话”中实现。它要求我们改变控制性的环境、关系中的一切支配和服从,去尊重和支持一个人的自主性。与其强迫人们服从某个要求,很多时候需要让一个人理解某个合理的外在要求对他而言为什么重要,并让他看到这一要求和他自身看重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将其内化,将“被迫服从”变成“选择去做”。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成为自己的旅途”,而充满控制的环境则让人远离了“真实”。自我决定理论为人们指引了一条走向“真实”的路,并告诉我们如何做好父母、教师、管理者等角色,去促进他人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内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回到开头的问题,如何解决内心的声音、外界的声音之间的矛盾?黑塞后来说过,每一个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抵御世界,以保护他内心的理想和梦幻免遭枯竭”。自我决定理论给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回答:两边都要听,只听从外界的声音会让人缺失自我,只听从内心的声音则可能会难以融入社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既能与社会接轨,又能像黑塞所说的那样,不被社会压倒或扼杀,保护内在的真实自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