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莎菲女士日记》掩卷以后,我惊觉其中有太多关于男女爱情的思考与表现。以“爱”为切入点,我讨论了莎菲、苇弟、凌吉士三个人物反映的时代的爱与欲观念。
一、女性视角的爱与非爱 莎菲对爱情的渴求和满足的心理在白日中展露无遗,她大胆放荡又细致入微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渴望爱。她难以抑制自己的欲望,想亲吻英俊男子,甚至不在潜意识里欺骗自己,这是难得的。相比之下,传统女性被模板化,没有鲜明的个人喜好,爱情与婚姻多牵系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现代女性”往往仰慕男性的才华和思想,总是作“白痴状”地附和、赞美男性,也是男性光辉形象的衬托者、陪衬物。丁玲笔下的莎菲狂热地爱慕男子的外貌,并陷入不可自拔的爱欲之中。笔者认为这是现实的,是女性的普遍追求。对于莎菲这样的寂寞又渴求爱的女子,显得尤其狂热。女性的爱欲是正常的,是应当存在的,莎菲直面了它,但在社会层面上又躲避了它。她认为在社会的女性的要求中,并不接受女性主导的爱欲的存在,反而要来期待男性、被动地接纳男性,甚至给主动追求爱的女性刻上了“耻”的印记。当“耻”被集体认同时,女性开始了千百年来的“自我克制”,压抑、抹杀自己的爱欲,视之为道德与贞洁,也这样来苛求、规束同性。这扭曲、不平等社会观念遏制了爱欲之火的燃烧,在封建与开放交杂的混沌时期,转向了一种自怨自艾、自我克制的反爱欲心理。
二、爱的巧与诚 这种被迫的压抑揉碎了欲望与情爱,催生出一种更复杂的形态——爱的技巧。笔者一贯认为,对真爱来说,用技巧不能为真。真正的爱需要用真诚去灌溉,“一心换一心,你真我也真”。莎菲也反复纠结横跳,在爱的技巧与坦诚之间挣扎。“但我爱他,为什么我要使用技巧我不能直接向他表明我的爱吗并且我觉得只要于人无损,便吻人一百下,为什么便不可以被准许呢?”这是对世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