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几年前看的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的自传《鞋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那部的内容我已经记忆不多了,原因就在于这类书的特征就像他们公司的产品一样,调试成为商业人群中大多数人可接受的精品,尽量扩大流传范围成为公司的软宣传材料。
星巴克塑造者(并不是创始人)舒尔茨的商业之路,其经历在这本书中截止到2000年之前。其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写得过于简略,近乎警句,以至于让人无法了解行事的关键。因为机遇的把握、事业的创建和难题的索解,事后云淡风轻的总结用处并不大。当然,行动的关键不在说上。看他人的经历是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来印证他人的感悟和思考,来判断物我各自深浅,而不是期待能从他人身上学到多少东西,甚至这样之后取得多大比例的成就。顺序反不得。
好在有两点,一是可以不断以自己的经历中得出的感悟和思考来印证,逐渐深入。二是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在新环境、新人群、新道路中生发。遇到问题时的勇气和智慧,新的创新精神更加重要,而这可以不参考他人的经历。就像霍华德舒尔茨当初的经历一样。借用潘家园某条不知名小路上的一句话“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
就像在中国,瑞幸的崛起,快递的发达、软件系统的成熟、白领人群基数等新的市场环境,决定了新的浓缩咖啡之路必然是不一样的方法论。再来一个“第三空间”论,只能亦步亦趋,永远落后。而且,派生出来的一切文化、历年,都是基于原有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的本质,而不是其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