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作伦理的加持下,男性更多地进入工厂,成为工作的主力,那么他也就负担起更多地养家糊口的任务,于是在工业社会,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会更高。所以工作其实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决定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工作伦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那么在工厂为主的工业化社会,绝对的服从,绝对的付出,就是这个社会的普世价值。工厂和社会教育,也在不遗余力的宣传这种伦理。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更多地接受这种价值观,然后丧失自己的独立性,服从于工厂制度。通过道德的压力,来形成一种社会约束。2.像之前批量的制造工作者一样,现在要批量的制造消费者,让消费者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购买,再次购买,大量购买,不断购买。从而创造强大的社会需求,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生产制造。消费逐渐取代了工作,把个人动机和整个社会系统联系了起来。3.之前的身份定位,是由工作来确定的,甚至我们的父辈,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辈子,很多人的社会定位,就是他的职业属性,但现在的工作,越来越灵活,已经很少有能干一辈子的工作了,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的兼职。比如主播,自由程序员,自由设计师,这些东西在老一辈人眼里,基本就是没有工作。在老人眼里,只有工人,教师,医生,警察,公务员才是正经工作。其他都是不正经的。比如在山东这种地方,哪怕你年薪百万,也不如一个县城的公务员来的实在。这其实都是工业时代所造成的偏见。社会变了,老式的职业生涯早已经不合时宜,且与新身份的任务和要求完全脱节。原来在工业时代,我们要提供的是大量的,标准化的产品。所以建立了很多的终身工作岗位,而如今,我们的产品要不断更新,服务也会不断升级,所以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短期。以适应这种不确定的生产。所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这种零散的用工组织形式。而劳动者本身,也要应对这种变化,他不可能在一家企业吃一辈子了,就得身兼多重技能,从而游走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从而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如果他不这么做,就相当于放弃了一些机会。4.经过作者一点拨,其实你就明白了,这种变化,都是因为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消费品市场,本身就是变化多端的,无限创新的,喜新厌旧的。所以我们的工作,自然也要与之相适应。只有持续的让自己变化,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你只要5年不变,还干着原来的事情,那其实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5.其实你看看欧美就知道了,当他们是工业社会的时候,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就是他们的写照。而现在谷歌和苹果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这就是工业社会和服务业社会的巨大差别。也正是因为有了美国这种自由的文化,他们才能创造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成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反观日韩,反而还在原来的工厂模式的老路上,所以消费不振,已经成为他们经济的最大的问题。那么在原来的工厂模式上,想要提振消费,是完全不可能的。日本,做了很多年的努力,但是依旧是低欲望社会。所以他们其实从根上,也就是社会文化上,就错了。那么我们的目标,显然是美国不是日本,所以还是要建立自由的文化氛围比较重要。否则消费这块,很难推动起来。6.另外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在工业社会,我们会强调储蓄,强调积累,但是在一个消费社会,不会在呼吁延迟满足,甚至会给你信用卡,帮你办消费贷款,让你活在当下,甚至刺激你的物欲横流,鼓励,诱惑,炫耀,这样才能激发消费的动力。消费者开始转向审美趣味为导向,而不是以道德规范为导向。啥意思,就是说,消费是一种美学,而不是伦理,你刺激大家工作,靠道德绑架和PUA,但是刺激消费,你就得把体验感放在第一位。你让他觉得很爽,他才会持续的不断地消费。7.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唯一你要做好的就是,切中社会的消费需求,给大家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对于国家来说,要引导消费,你就得鼓励自由,建立消费信心,打消大家的后顾之忧。8.劳动力后备军以及维持成本逐渐全球化,但是福利,却依旧以国家为边界。所以支撑国家福利的意义就正在消失。你如果为了继续维持高福利,然后对企业征收重税,那么商人就会干脆带着企业离开。到更加自由的地方去。所以此时,福利国家,其实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9.我们再来看看,劳动力市场的另一端,也就是那些资本家,老板和雇佣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他们的已经变成了完全液态的状态,也就是在不断地流动。全球化削弱了国家的经济自主权,资本的流动,也削弱了国家对于利率和汇率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灵活性,侵蚀了按地域分配投资的控制力。国家想对资本征税,维持公共服务,也更加困难。10.未来我们也会出现大量的这种底层民众,他们也会生活在收缩型城市。他们会变成整个城市的负担,而这些人的存在,也会造成年轻人的大量出走,随后陷入恶性循环。让一个城市变得死气沉沉。11.所以当一个国家贫富差距太大的时候,底层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上升通道了,就会成为社会恐惧的来源。12.确实社会是相当残酷的,在工业社会,穷人起码还是未来的劳动力,还对社会有价值,所以福利还会保障你,但是如今进入消费社会之后,穷人已经变得毫无价值,反而成为了社会的拖累,于是也就成了社会公敌。那么要想做到适者生存,至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底线。你再躺平,这个底线也不要破,否则一定会很快被消灭。没有人会喜欢负债和负担。政府也是如此。13.所以那时候的增长逻辑很清晰,找到未被开垦的土地,然后像倾倒垃圾一样,倾倒废弃人口,就能变废为宝。这也是殖民主义的最深层次含义。所以那时候比的就是谁的殖民地多,谁的劳工多,谁的经济实力就强。14.全球化之后,人类生存的现状,也没有描绘的那么美好,什么地球村,其实也都是发达国家的美化。反而在全球化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原来的这种定期清理废弃人口的通路被彻底堵死,人口不用再大幅流动了,变成了资本流动。15.有个别先知先觉的人,还能逃跑,到别的城市去卡位,后知后觉的人,则如温水煮青蛙,等他们明白过来,发现已经无力改变。一个是他们没办法在处理自己的财产,先卖房子的还能卖掉,大家都卖房,就卖不掉了。另外,一开始少数人过来打工,其他城市也还能接纳,等满员之后,周边区域也不会再欢迎过剩人口。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国内很多城市还都在抢人,但会不会一直抢人呢,未必。而且抢人也都是有门槛的,对于那些压根不能工作的人,哪个城市也不要。所以国内的贫穷人口,不光要在国内竞争,还要跟全球的贫穷人口竞争,这个就太难了。比如我们看纪录片里美国工厂里的那些美国工人,他们其实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力。16.现在不断增长的废弃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最头疼的问题,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在主导逆全球化,增加本国就业岗位,希望能给他们一些机会,但是其实很难,因为企业家和商人十分不愿意配合。国内的福利待遇太好,工会制度太强大,所以雇佣国内的废弃人口,无异于自杀。所以尽管欧美政府在努力,但其实收效甚微。他们也在想办法搞平衡,通过一些再分配的手段,安抚底层群众,但是大家要明白,最终他还是要代表资本利益的,毕竟谁对国家和社会有益,他还是分的出来的,所以不可能为了底层,跟资本翻脸。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限制外来的贫困人口。比如美国一直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建墨西哥墙,就是防止有人穷人跑过来,增加社会负担。17.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出生如同骡马,而有些人就出生在了罗马。所以我们不愿意说那些什么努力就能成功这样的毒鸡汤,我们只会客观的说,你努力一下,至少会提升一点概率。而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拿就连一点机会都没有。未来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会对你不利。甚至说的更扎心,你根本躺不平,会一直成为变革的代价。18.目前全球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努力的创造工作机会,让穷人重返劳动岗位,把他们变成劳动力的后备军。但是科技越发达,全球化越是深入,这种努力也就越是艰难,本身就难以获得大量的工作岗位,穷人也没有体面的收入,那么在消费主导的经济环境下,穷人对经济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说在工业社会,穷人还是后备劳动力,有可能转化为资产的话,那么在消费者社会,穷人明显就是负债。于是他们彻底成了社会的麻烦。不纳税,不对社会产生价值,还制造麻烦。那么自然不被别人所需要。社会对于穷人的忍耐力也越来越低。那些对于穷人友好的福利国家,也在这种旋涡当中,快速的衰退。然后下一步就是,财政入不敷出,逐渐的削减福利。其实现在很多北欧国家,也都是在吃老本了。他们的经济已经完全停止增长,甚至在发生倒退。19.简单来说,以后生产制造交给机器,但情感陪护和各种服务依旧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个机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