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计划
1. 多样的社团活动。仅《澄衷日记》就可以看出,胡适参加或组建的课外活动非常繁多。在澄衷学堂,有阅书社、游艺社、集益会、理化研究会、自治会、算术研究会等各种社团,同学们自由地组成了球会、英语研究会、运动会等。作为中国最早的私立学堂之一,澄衷学堂赋予了学生极大的社团自由,而且似乎学生建立社团并不需要向学校报备。在校外,年少的胡适已经开始以安徽同乡的身份参加了在上海组建的旅沪学会,会员中有许多学界和商界的名人。从15岁的胡适对社团活动如此热衷,组织会议、拟定章程、发表演说,可以看出日后活跃于社会的胡适已经初现端倪。此外,胡适在中学时期与复旦学生交往紧密。
2. 强烈的学习欲望。《澄衷日记》是写在一本专为日记设计的笔记本上的,分成了修身和问学两栏,每天都有印刷的格言。胡适基本上按照笔记本的格式进行记录,圈出格言以自我反省。在余潜山的序言中,他写道,当胡适担任北大校长时,一位学生写信给他说,“我不知道在接受十年以上的教育之后,一个年轻人对于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如何回答自己。”然而,在年少时期的《澄衷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自主学习的成果。有一条记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4月21日写下:“得知学校将于六月初十放假,我想说:六月初十,我已经承受了炎热的夏天,那么为什么还要放假呢?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假期,但我建议老师们继续上课吧。”他不想放假,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更不寻常的是他还要请老师在暑假期间继续上课。
3. 学习内容。胡适记录了自己的课程表,按每周的上课时间多寡列出以下课程:算术(6节)、历史(5节)、体操(3节)、英文读本(3节)、地理(2节)、中文阅读(2节)、物理(2节)、作文(2节)、英文作文(2节)、英文地理(2节)、英文历史(2节)、英文文法(2节)、美术(2节),另外还有书法、伦理、唱歌、英文造句、英文默写、英文演讲等各1节。胡适除了上课之外,还阅读英文人文社科类读物(甚至在历史课上,由于对教材不满,向老师推荐《OutlinesofHistory》替换教材,而老师也很乐意),同时也读国史,热衷于发表演说。
4. 民族自尊心和轻微排外情绪。虽然胡适深深地融入中西文化交融的学习氛围,对西方学说(文艺兼备)非常追求,但他也对传教士学校和信仰有神论的书籍很排斥和轻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