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本小说采用了非常直观的女性视角来推进情节,同时采用了POV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角色的主观视角,拼凑出同一件事,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紧扣书名,“我即是他人,他人即是我”。作者不仅轻松掌握类似于“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还巧妙地穿插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写作技巧,文字仿佛被展现成立体书一样的生动,却丝毫不突兀。这些巧妙技巧也让我从写作角度受益匪浅。某些情节非常有画面感,仿佛会自然地浮现出镜头和配乐。故事将性侵、暴力等问题从女性受害者的角度呈现,仿佛推开一扇门,细腻的精神世界里塞满可怖的伤痕,它们不停地渗透着血,而除了受害者自己,没有其他人能看到。但我看到了。整本书读起来很通畅,但我却数次合上,注视着窗外阳光洒在一栋栋高楼,路上行人匆匆,思考着,也许有一名女性就隐藏在其中,她可能遭遇了残忍的不公正待遇,没有人知道,每天都只有她独自承受。我一次次地思考,却找不到很好的答案。
2. 本书中有许多场景非常让人印象深刻。例如,贞雅的母亲非常讨厌她进厨房,说“反正婚后要辛苦一辈子,没必要这么早开始做”。母亲是在关心女儿,但实际上却在无形中让女儿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在东亚社会中,类似的口头禅屡见不鲜。并且这种语境下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女性,他们被称为“孩子”,被冠以“为了你好”的罪名。另一个场景在书中同样显现了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是女孩子,我们学到不能做的事比能做的事多,听到别人说不行多过可以”。当将孩子们戴上“锁链”的时候,只会让他们继续沉重的活着。最可怕的情况是,有一天,尽管锁链实际上可以被打开,他们仍然不会解脱出来,甚至帮助别人再次上锁。这也是本书反复探讨的主题,即如何形成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双重身份。在这里,添加的加害者指的不是那些真正的恶意加害者,而是因为从小就被带着“镣铐”锁定了预期角色的受害者。他们更容易被动地再次成为“加害者”。
3. 作为一名男性,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很少有机会看到的视角去认识摇晃不定的世界。未来,我会经常思考和询问自己,我该做什么?做了什么?在一次聚餐中,将冷饮倒给我的异性朋友时,我不会再笑着问“这样好不好”。相反,我会理解地说:“非常抱歉,辛苦了,喝些热的东西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