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的帮助发现了乌克巴尔。阿德罗格旅馆茂盛的忍冬花和镜子虚幻的背景中还保留着有关南方铁路工程师赫伯特·阿什有限而消退的记忆。——《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
镜子这种意向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小说中都无可避免地使人将其与虚构、幻想联系起来。仅我能记起的有《密阳》中的后视镜、《神探》最后碎成一地的镜子、《黄雀记》中的照片。摄影和镜像具有相似的功能,"也许正是因为我害怕镜子,所以我也害怕相机。"(博尔赫斯)在百科全书中,我们将其与权威的现实联系起来。在我的记忆中,百科全书一开始是无所不能的存在,后来我在备考的过程中背了一个叫“百科全书派”的名词解释,内容如下。百科全书派产生于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其首领是法国杰出的启思想家狄德罗。他为了用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头脑,自1751-177年用二十年的时间编撰了《科学、艺术与工艺的百科全书》共37卷。因这一巨工程而团结了一批名流学者,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的工作总结了百年来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全面批判封建的上层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广造舆论。
因此,我把《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的第一句话视为小说的中心,同时也视为博尔赫斯的文学观之一。镜子和百科全书,即虚构与现实的关系。记得余华之前说过他不信任现实,在《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中,这种对现实的动摇也出现了,于此同时,对虚构的害怕也出现了。小说的第二句话说,“镜子令人不安地挂在高纳街和拉莫斯·梅希亚街一幢别墅的走廊尽头;百科全书冒名《英美百科全书》(纽约,一九一七年),实际是一九○二年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一字不差但滞后的翻版。”而之后“我”和好友对第一人称视角作用的探讨也可以看作是对虚构和现实关系的一种思考。
这种虚构与现实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自我的信任之上。毫无疑问,自我是不可信的,就像当我看到“一九四零年,东萨尔托”之后出现“一九四七年后记”的时候,我有些恍惚了,我以为这成了真的,这就是让我毛骨悚然的地方。《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让我混淆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区别。
我们把《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后记之前的故事看成第一级,即从发现乌克巴尔到发现特隆再到发现奥比斯·特蒂乌斯的故事,这个第一级是底本,是最初的手稿,接着是后记之前的所有文字,这是第二级,即赫隆尼尔,是对底本的第一层修改。而位于“一九四零,东萨尔托”之后的“一九四七年后记”是第三级,这是虚构对现实的大规模入侵。后记,在一般的小说中是通常是对从现实角度对虚构故事的补充,即它是真实的现实。当我们把“一九四七年后记”看成真实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混淆了现实和虚构。但当我们读完后记的时候,才发现小说结束了,后记是在小说之前,而不是在小说之后,这里出现了第四级——“赫隆”的“赫隆尼尔”。这个时候我们就彻底迷失了。当我们在阅读小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在阅读第一句话之前,就已经知道小说是虚构的,即这个故事是假的。当我们读完小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在读完最后一个标点之前,甚至在读第一句话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我们读完的这个假故事,或者将要读的这个假故事会结束。这就是两个坐标点,从一个点开始,到另一个点结束,但《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却让我动摇了,或者说让我产生幻觉了:这个结束的点是真的结束了吗?这个结束的点真的是那个点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