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看过或对《玻璃塔谜案》提及的推理作品有所了解,但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日本的推理小说了。看到《玻璃塔谜案》的宣传时,感到很有趣,于是选择了这本书。花了一晚上读完后,觉得它确实是一本有趣的书,虽然无法达到我心目中最喜欢的几部推理小说给我带来的震撼,但它的双重解答以及犯人的动机仍然令我感到惊喜。
《玻璃塔谜案》的文笔比较像是轻小说,尤其是女主月夜的“推理小说迷+名侦探”人设,很有二次元人物的感觉,“美强惨”。虽然与很多经典作品相比,《玻璃塔谜案》的文笔厚度有限,人设也受到一些争议(尽管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女主的人设),但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很值得推荐的作品。
故事的结构可圈可点。由于早已经了解到本作肯定在玩弄某个诡计,当男主被揭示为犯人时,我马上就觉得这应该不是真相,而是障眼法。特别是当我感到肯定存在诈骗,有可能是其他人以某种方式干预了事件。这种角色误会是自己杀了人、实际上另有真凶的故事我也读过。当月夜推理出男主是凶手,但故事仍有很多情节时,我想的是“果然如此啊,真凶另有他人”,只是确实没有想到真相是“三位被害人想演一出真实版推理小说,却被不满于情节设计的侦探横插一脚,利用他们的虚构剧情来杀人,搞成了真·连环杀人案”。当看到这个结果时,我几乎是立刻想到了另一个我很喜欢的、09年发售的推理小说游戏中的相似情节。
虽然由于我已经看过类似的桥段,这个真相没有震撼到我,但也足够让我略感小小吃惊了。我挺喜欢这个谜底的,“超推理”的概念、双重解答的设计、充足的Meta要素都令我惊喜。而且整个故事井然有序,包括开头的命案就是演戏,Meta要素非常合理,没有为了盲目追求Meta而让主人公意识到自己是小说人物。最后,小小的升华也为整个故事划上了完整的句号。
整个故事我最喜欢的部分其实是WhyDoneIt,也是我认为本书足够有新意的地方。名侦探或本格推理小说自身成为了凶手的动机。当我猜出凶手是月夜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全文只有她一个角色的描写比较有趣,其他人(比如表层的凶手刑警)都很平庸脸谱化,担任凶手一职实在无趣,只有月夜是凶手才能撑起整出戏。她的作案动机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不是常见的恩怨情仇,而是为了“名侦探”/“推理故事”本身去犯案。那句“一人不能干两个人的活儿”的双关含义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在看到结局之前,我有时也会对月夜总是念叨着一大堆本格推理作品和相关理论感到有些厌烦。但看到故事的结局后,我回过头来,发现月夜的所有台词都在WhyDoneIt,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内心。《海猫鸣泣之时》中曾经说几乎没有专门推理WhyDoneIt的作品,很多作者甚至不重视WhyDoneIt,随便编造一个犯案理由(如亲人被害之类)就结束了。而《玻璃馆谜案》恰恰描写了WhyDoneIt,是这一独特的动机让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精彩。在阅读完这个故事后,“名凶手”月夜的形象也留在我心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