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首先会觉得这本书一定不好读。因为涉及到宋明理学的部分,诸多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对儒家经典做出阐释。对古文的不熟悉,读起来会有相当的难度。然而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吕妙芬从多个视角,包括地域学术史、理学与宗教、理学与妇女、理学与家庭,以及张载的《西铭》诠释史,为读者展现了多元视域中的明清理学。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对所引用史料的解读细致,读起来丝毫不费力。
这是一本作者对明清理学研究的论文合集。研究的对象既包括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很熟悉的张载,也包括一些少为人知的人物和文本。例如在论述理学与妇女时,作者透过清初四川儒者杨甲仁的著作《愧庵遗集》,说明其生平与思想,及其与朋友、妾、仆共同求道的情形。通过杨甲仁与侧室周氏居家生活中讲学求道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理学史上,儒家性命之学也是可以提供女性平等追求的机会,并鼓励其追求永恒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书涵盖了多个视角包括不同地域的理学史,理学与家庭、妇女、宗教的关系。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和孙奇逢为代表的河南理学史。作者主要研究了张载的《西铭》诠释史。从宋代的二程和朱熹认为《西铭》主要是提倡“仁”,论仁与事天,只是用孝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理一分殊”的角度对《西铭》的解释,认为《西铭》阐明人与天道之关系,让人能反身成仁。到了晚明,诸多学者以《西铭》解释《孝经》经文,提倡仁孝一体。这一转变的背景是什么?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孝经》学的复兴,以及当时《孝经》诠释相当程度依赖阳明学观点,是造成两个文本被合论的重要学术背景。对《西铭》的诠释,到了清朝,正统与异端之辨、儒家亲亲原则、维护帝国孝治意识形态等,仍是主导不同时期儒家士人质疑或再阐释《西铭》的主因。民国时期,《西铭》文中所具超越血缘宗族的意识,及其以宇宙为怀抱的胸怀,成为表彰中国文化并与普世宗教对话的重要媒介。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杜文焕会宗三教》。晚明杜文焕,出身榆林武将世家,有“白彪将军”之称,又自称“函三逸史”,与晚明江南文坛多有往来。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作者先从他的生平、交友、思想与宗教实践谈起,再追溯其三教师承,说明与道教龙沙谶信仰的关系,来说明他如何会宗三教、兼顾英雄事功与讲学求道。对杜文焕与道教的龙沙谶信仰与忠孝净明道的关系论述非常有趣,可能我们都很羡慕这种成仙的传说吧。作者还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比较杜文焕与其儒学方面的师承涂宗浚的思想。涂宗浚坚守儒学、力辟佛教的立场十分明确,强调儒学可以了究生死,在宗教向度上,涂与杜的论述有着相似之处。他们的个案研究提供我们有关晚明儒学与经世,以及儒学与其他宗教交涉的一些观察。杜文焕与江南文人借由书信往来,可见跨越地域限制,建立朋友社群的情形。杜文焕与龙沙谶信仰的关系,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传记,呼应着中国传统长期流传的谪仙意识,体现了晚明士人、武将、宗教、文学高度杂糅的文化特色。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而又论证充分的学术论文合集。读儒家经典需要静下心来读,读本书的过程也是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安静、耐心地体会作者对明清理学发展学术脉络的研究,体会作者做学问的严谨扎实、发现学界鲜有研究的文本的那种惊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