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翁的《白痴》终于看完了。整本书始于火车站,梅诗金与罗果仁和别列格夫相遇,结束于罗果仁杀死娜斯塔霞。
梅诗金公爵是一个拥有简单、纯粹、善良、追求真理等等美好品质的人,在他人眼里与世俗不合群,就像白痴一样。书中多次提及了他人对他称以“白痴”,即使遭人欺骗也不生气。梅诗金公爵从未追求财富、权利、名誉,致力于拯救可怜人:娜斯塔霞、罗果仁,但都失败了,最后在一通刺激下彻底变成白痴。
娜斯塔霞本是没落贵族的女儿,但家道中落从小被精英阶层有意识地抚养长大并占有。当精英阶层玩腻了想要抛弃与将军的女儿结合后,还要借以为娜斯塔霞好的名义促成其与加尼亚的婚姻,榨取最后一点价值。在这样的人物身上,我们从头到尾看到的只有矛盾。首先是她自身的矛盾,她认为自己就是耻辱,不配美好的人和事。同样,她要证明给世人看即使深陷泥潭她依然洁身自好。矛盾的心理贯穿了这个人物,最后也撕碎了她。其次是她矛盾的行为,两次答应梅诗金公爵的求婚,多次逃婚罗果仁,最后死于罗果仁的刀下。极致的美与极致的热情结合只有毁灭。我一直在想,难道娜斯塔霞只有死亡这一个结局吗?为何梅诗金公爵到最后都没有拯救成功?难道娜斯塔霞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吗?
阿格雅拉是将军的三女儿,一个年轻貌美、有点脾气的大小姐。阿格雅拉与梅诗金公爵第一次见面是带有嘲讽的,她认为梅诗金公爵故作姿态。后来渐渐爱上了梅诗金公爵,最后在与娜斯塔霞的对峙中悲愤离去,其后与波兰某个我没记住职务的人私奔。如果说娜斯塔霞身上体现的是抽象的爱,那阿格雅拉则是具体的爱,然而在对峙中梅诗金公爵最后选择了娜斯塔霞。尽管他承认他同时爱上了抽象的爱与具体的爱,但我想梅诗金公爵选择娜斯塔霞是否代表其选择抽象的爱,因为具备神性的人是无法与世俗的人在一起的。
陀翁将所有美好的品质都给了梅诗金公爵,他是一个理想中的人类,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但是这样一个人物看到最后,反而不被大部分读者喜欢。大家无法接受他放弃阿格雅拉选择娜斯塔霞,认为他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毫无行动,全靠书里的女性角色来推动,也就是没有驱动力。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固然能看到美好,但是如果没有梅诗金公爵,阿格雅拉是否还会选择波兰的那位男士呢?至少娜斯塔霞会毁灭得慢一点。她不用为了向他人证明匆匆选择罗果仁,不用为了让梅诗金公爵幸福给阿格雅拉写信。最痛苦的事情是看到美好的人走向灭亡,然而置身其中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解救娜斯塔霞,我不得而知。
在陀翁的《罪与罚》中,大学生罗佳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哪怕被警员发现去投案自首也毫无悔过之意。最后是妓女索尼娅拯救了罗佳让罗佳获得新生。对比《白痴》中的娜斯塔霞,俩个人都曾深陷泥潭,但是有区别的是索尼娅从来不曾放弃自己。她身上有人性美好的光辉。索尼娅为了拯救家庭选择出卖身体,但她的本性是好的、高尚的,而娜斯塔霞则是被恶棍带入泥潭,她期待有人拯救,但梅诗金公爵出现却从心里觉得自己配不上。可能她曾经尝试自救,但是失败了。
种种人物让我思考,假使深入泥潭的人是我,是否会有梅诗金公爵般的人物来拯救?显然是没有的。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是撕碎自己证明给世人看,还是为了生命苟活?都不是。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中间地带,把人性与神性相结合,既不拯救他人也不期望他人的拯救,做自己的救世主。同样,要做出选择。陀翁一再提及要选择具体的爱,喜欢真实的人。抽象的人固然是好的,但是没有缺点,这样的人身上没有真实可言。这也是结尾读者对公爵情感转变最好的证明。
去爱人,爱真实的人。
喜欢生活,而非生活的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