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东的《西域四百年:汉匈争夺战》时,我把之前有关的书也找出来一起浏览。突然领悟到序言集掌柜阿姨所说的一天读十本书的要领。长期坚持,阅读量会不断增加。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大汉和匈奴争夺400年的历史,经历了29位汉朝皇帝、50多个西域古国和39个匈奴单于。它在400多页,三十六万字中阐述了西域无中原,无以为繁荣;中原无西域,无以为屏障。
张嵚的《大汉400年》中以汉朝的角度描述了交战、媾和、缔结和平条约、公主和亲、物产互赠和博弈至死等历史事件。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在和亲氛围中出使西域。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西域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开拓了贸易市场,开辟了丝绸之路。同时,他还了解了当地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推广了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知识、医学技术等。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朝帝王意识到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的西域地区是连接中原和中亚、西亚的重要贸易通道。西域的三十六国和大漠戈壁与汉朝历代开疆拓土的宏图伟愿纠缠在一起。
许倬云在《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中从世界的角度谈论了西域的重要性。汉朝通过和亲匈奴和出使西域逐步推动了与中亚、西亚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建立了新的商业路线和政治联盟,并扩大了市场。张骞的出使西域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初步实现了世界上两个文明体系的交流和融合。英国学者汤因比曾言:“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人类的未来在东方。”许倬云的相关分析也佐证了汤因比所言。
在《西域四百年》中,李东从西域的兴起和匈奴的称霸开始,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汉帝国与西域古国的故事,将这一切平摊在时代的平面上,汉匈之间,几百年的霸主宏愿,爱恨相杀。
尽管这三本书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但在阅读过程中,前两本在相关章节里重点都指向了西域。几本点面结合,不仅让《西域四百年》更加鲜活、有血有肉,有依据,而且还让所读历史更加饱满清晰、通透。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去读历史,它的车轮都不会为谁停留。不管当时的政权多么强大,它们都会不断交锋,两两消亡。在民族大迁徙的交融中,会迎来新的秩序。
前《新疆文史》总编在推荐序里说得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只是换了皇帝,没有换百姓,也没有改变中华文明传承的方式”。这是非常正确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