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艺术和建筑评论家、作家周文翰的《孤星之旅:苏东坡传》让苏轼这位北宋时期不得志的大文豪不再是书中严肃的总结性人物——“对后世诗词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是一个有血肉的人。这部文字版的纪录片流畅舒适的文字很有代入感,带领读者与东坡居士跨越八百多年的时空开启一场“交流”,从他同父亲、弟弟到汴京赶考到去世,一辈子所经历的人与事及所思所想,让我们倍感亲切。
苏轼文采冠绝天下粉丝无数,一度被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视作衣钵传人。嘲讽时政的诗歌让他狼狈的从湖州被押解到汴京,即将赴死的觉悟让他对人生有了另一种思考。这个“天下之奇才”大概此刻才能深刻明白过世妻子王弗对他的担忧吧,感情外露、性格直率、口无遮拦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他决定不写诗或少写诗,但本性难掩,不过也懂得为自己划边界,在往后接连被贬的年岁里,他谈佛论道,寄情山水,种地研究美食,可雅可俗。
朋友惧于宋哲宗对苏轼的不喜与政治敌的迫害不敢与他往来,而他每到一处都因为他的名气和豁达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结交到朋友。他对官场是厌倦的,原本已经打算置业在一地终老却不想重新被启用,他也嘲笑自己是一大俗人,真身在其中反倒拿得起放不下,若是及早抽身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个快乐似神仙的苏轼,而世上并没有如果。
惠州、儋州在古代是蛮荒之地,苏轼在这段时间里送别了爱妾朝云,知晓他“装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人的逝去让他悲伤,但他身上又有种折不断地韧性,酿酒、养生、作诗,还教导前来拜访的学子如何读书做学问。而让人动容的是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两人在汴京待考时曾相约功成名就后早日隐退同享悠闲生活,遗憾的是兄弟两人仕途不顺,聚在一起的时间太过短暂,苏轼病逝,苏辙悲恸大哭让人泪目。
相较于在京城做官,苏轼更适合造福地方民众,他的政绩包括灭蝗灾、浚治运河、上书或准暂缓催收积欠、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尤其是女婴)并成立救儿会,还有历经八百多年令世人不忘的杭州十大名景之首苏堤春晓。他并不是一味的反对新法而是保持客观理性,要求结合实际不要追求快,在新法失势改革举措被推翻时,他依旧表达了不合时宜的意见,足见他对这片土地的赤城和热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