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最大的反思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某一个观点或理论抱持坚定不移,寻找各种理论去支持会变成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这种理论会去拼命找理论支持它是对的,而忽略那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不过,这种“可怕”应该是指其对他人的影响吧。那么,我是否也有过于坚定不可更改的信念?如果有,那是否会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这个信念公正吗?选择这个信念的视角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的呢?我抱着不断追问的心态,筛选了几条符合的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样的追问问题本身也代表了我更看重的一些想法。
罗佳的理念缺乏公正,对于价值观的选择上,他否认了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单一地去评判他人的价值。而我们也总是高估了外界对我们的惩罚,而低估了在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时自己的内心痛苦和自责。描写人物深刻,例如罗佳那自私和傲慢的想法导致他一步步沉沦,而人不可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世,我们永远生活在他人的视线和反馈中,而这些情感和情绪也在塑造着我们的本质。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例如罗佳对于杀人行为的理想化以及对自己杀人前的自信心理的理想化。现实往往会根据他人的反馈不断调整。同时,目的和手段之间也存在着差距。罗佳的目的是成为一个“超人”、“有所作为”的人,但手段却是伤害别人。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的AI作为资本是如何试图提高工作效率,但却把人当作了工具。而对于犯罪心理等潜意识和下意识的问题,罗佳内心的描写让人震惊。最打动我的地方是这个人物矛盾性的复杂性。我们可以理解罗佳内心的挣扎,甚至会产生希望他能逃脱的心理。这让我反思,如果我们可以对一个杀人犯共情,那么是否一切不能共情都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人物内心的挣扎呢?
罗佳身边有很多爱他的人,但他的心态却变得麻木。前期,他陷入偏执,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美好。“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时刻警惕,不要忘记和这个世界的连接。不要以为认识到了他人未知的世界,而忽略了人作为最本质的追求——真、善、美。我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在于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而在于引出基于生命本身的问题和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