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一个哲学家想让读者多养成一些思辨的习惯,多一些哲学的辩证思维。其实也可以把这本书称为《为什么不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解读者把这本书的内容分成了5个部分。第一,道德。作者开篇就提到了关于撒谎是否道德的讨论,也就是康德的绝对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区别,同时“还毫不意外”的提到了《what'stherightthingtodo》公开课里面的提到的5个可怜人卧在铁轨上的道德悖论。好吧,我只能说,没有太多新意。第二,知识。首先,作者提到了一个问题“美国的某一个洲对售卖香烟征了重税,几年之后这个洲的肺癌死亡率下降了,那么这两件事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呢?”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其实得不出令人置信的答案。作者在这里其实是一种“怀疑论”,他质疑因果关系本质上是否是存在的。第三,信念。作者在这里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针对同一个事实真相,你请两个侦探A和B分别去调查,假如A先提交了报告,认为甲是罪魁祸首,B如果知道了这个信息,那么他会增加调查,然后去证明乙才是罪魁祸首,而你会倾向于相信B。而假如这个时候A又知道B的调查结果,A会继续去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再交个你,然后你又会倾向于相信A,所以作者在这里总结,人们对于“证明别人是错的”的执念也许会大过“真相是什么”。第四,理性。把这个章节取名叫理性,我也不知道是解读者的主意还是作者本人的主意,这里提到的其实是一些经济学的知识,有一个例子(这其实是在解读者在解读的最开始提到的,但我觉得放在这个章节是合适的)说的是,在某一个贫民区,经常会遇到水患,政府为了帮助这里的居民,就政府出资帮他们购买了针对水患的保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吧?但是没想到的是,政府的这个作为,导致了这个地方的房价上涨,那些本来想来这里买房的人买不起这里的房子了。再比如说,排队这个场景,比如排在第37号位的人突然有事要离开了,他没有把号码牌随手一丢,而是递给了第45号的人,他的这种行为算是“没有浪费排队资源”的好行为么?也许对于45号的人来说是的,但是对于37和45之间的人来说,他们都被插队了,他们的利益受损了。所以,作者在这里提出了“普通人的视角”和“经济学家的视角”的区别,并且建议我们多站在经济学家(更理性)的视角看问题。第五,真实与虚幻。解读者在这里讲了“经济模型”的重要性,比如龟兔赛跑,他就通过一个数学上的经济模型来解读它。我觉得作者在这里之所以选择“真实与虚幻”作为标题的意思应该是类似于这句话——“Allmodelsarewrongbutsomeareuseful.”,说它们wrong的意思就是虚幻,说它们useful的意思就是它们有用,它们能指导真实的生活。其实,听完整本书,我的感觉就是,正如解读开篇所讲到的,作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写的书的确很通俗易懂,而且作者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他能够把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仅仅是他觉得,读者能读懂的,并且能所收获的内容拼在一起,其实说不上有一个什么特别明确的核心的主题或者主线,但是作者就是把它们毫不违和的放在一本书里,然后再给这本书取一个名字,叫做《为什么尝试会撒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