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我怀着惊惧、纠结、痛苦、怅然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从初始资本到投入到最后的”赛道出口“的分化,让我不得不直面自己在大学这个场域中的劣汰。
虽然这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已让我对其中的一些规则了熟于心,但当那些朦胧的猜测和共识以一种确切的文字呈现出来时,我还是为此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我下意识选择逃避,然后又被伤口揭开的痛楚感召回继续读下去。
对于无法选择的家庭出身,我无可逃避,也从未感到不满。我的父母、祖辈也是无法决定自己出生,也无从知道将会带来何种后辈的人。但它带来的劣势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许多”小镇做题家“身上。读着一些同学的话语,几年来自己隐秘的、自卑的、纠结的、不屈的心路历程重又浮现。最终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位于这场比赛最不利的”迷失者“一列。
如同作者表达的初心,希望帮助在起点处于劣势的同学们指引方向,放宽心态,打破壁垒。这本书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虽然我已到了在大三下学期这个不得不做出选择的节点,但在这时遇到这本书我感到非常幸运,引发我很多思考。
第一点是打破了自己对于”投机者“的偏见。犹记得之前部门聚餐时大家讨论校委时的热烈,而我却对每一个名字都无比陌生;部门群中关于志愿者的消息,大家首先问”有志愿时吗“再考虑是否参加;班委忙着给自己的项目加分,老师脸熟的学生会成员前后入党……我原先不认同、甚至鄙夷这些种种的行为。这本书使我从另一个角度评价自己的同学和身边人的行为,都是为着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选择,目标不同,道德标准不同,自然不应用高尚和低劣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
其次是社会资源的利用。之前我只是片面地针对我叔叔的知识权力进行了批判,但远没有提到他的大学生、大学教师身份带给我的资源和帮助。当然我没有再来一次人生的机会,也永远不知道没有他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意义感永远是我主观赋予的,需要夸耀时便感激,感到颓丧时就批判。我不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工作意义三方角力的图式中,我是游离于中间的那个。难道我不需要赡养父母吗?我不需要更多的钱发展自己的兴趣吗?我不需要家国情怀但并无特别偏好其中的某个,于是我只能把自己归入”迷失无从者“之列。叔叔并无强求我遵循之意,只是给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方案,让我在看到赛道更为清晰的地图。但是我从未意识到我可以向他寻求帮助,我只是躲、是怕,我的性情倾向并未与叔叔的教育完全契合,所以我感到之前对他的评价有失偏颇。
最后即是作者所说的,在学习-工作的转换赛道的下的成功也只是”成功“的一个角度而已。一些不能被量化的如心理成长、意义养成方面的进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大概作为这一赛道的失败者已经不太排斥正视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了,也提醒我最直观可见、无法逃避的现实已经步步紧逼,出口和兑换就在眼前。
但我还是无法认同”赛道“这个概念,每一个进入的人都难以逃脱被排名的命运,而在大学入口的人又不得不进入这个既有的赛道。我不否认”更强、更快“的愿望,但不认为每个人注定要被这单一的评判标准框住,从而使自己落入无限比较的窠臼。
我想借用一下项飙老师的”最初五百米“,这个世界为每个人都保留了一个位置,就在离你最近的五百米半径内,去观察这些花草,与和这里的人类交谈,了解如今你们在这里相遇的来龙去脉,在无可选择的赛道中也留下自己的脚印,看到精彩的风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