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我比较喜欢《傲慢与偏见》,但是现在读原版,感觉不太喜欢了。这也说明王科一的翻译非常出色,它的语感比原版更好,更受人喜欢。相比之下,原版的文风读起来很费劲,甚至长句子会跨越整个段落,还会出现各种双重、甚至三重否定——这可能是我英语水平不够高的原因。当然,读原版也能感受到作者幽默锐利的风格,但总的来说,这只是一个很纯粹的爱情小说,并没有多少关于时代或文化的描述——它主要描述的就是谈恋爱,而且是一个很典型的言情模式。比如,我完全不知道男主为什么会爱上女主。
小说的男主角达西,在前期表现出来的傲慢和不通人情世故的感觉,使得他似乎不关心世俗的事物。他求婚的方式也有点脑残——他自以为是真诚,但在女主拒绝他之后,他却一下子做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我当年看这个情节时,为什么没觉得它这么不合常理呢?这说明人们年轻时的头脑可能还没有发育好。
女主角伊丽莎白,我也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尽管作者似乎想象她是个活泼、乐观、聪明的人,但基本上都是作者通过叙述来告诉读者的。真正事情发生时,当她得知她妹妹私奔的消息,她吓得精神崩溃,毫无镇定和理性的表现。这让我很难对她产生好感。
小说中铸造的女主角的姐姐,或许是为了与女主进行对比,她是个标准的“傻白甜”,让人感觉她头脑不太好。虽然两个女孩子都要写出一个非常善良、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好之处的女性形象,但是梅兰妮比吉英强多了。梅兰妮的善良背后有果断和勇敢的支持,而吉英除了“傻白甜”之外算不上有其他的特点了。
小说中女主角的朋友夏绿蒂的选择,大概是要表现女主角的反面形象,所以她实际上经常引起女主角的不满和不理解。但是,在我看来,这只能说明女主角的思维非常狭隘,她难道看不到当时女性的困境吗?她难道不知道当时女性为了生存必须找个丈夫吗?虽然夏绿蒂的表兄很糟糕,但这已经是夏绿蒂的最佳选择。女主角完全不能理解这种悲哀,不能理解不得已的事。
当然,女主角比夏绿蒂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她和她姐姐都是“有名的美人”。但是事实上,缺乏财富的美女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女主角能够嫁给达西,只是作者为她安排了一个童话故事结局。而夏绿蒂则代表了当时女性的现实状态。尽管夏绿蒂的选择是艰难的,但她能够释然,乐观地过自己的生活,这真是太高明了。
也许女主作者对夏绿蒂的不理解,其实反映了作者自身的观点。在其他作品中,作者也表达出对随便嫁人的不满。当然,这种观点是很先进的,而且作者自己也做到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得不嫁人就一定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作者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不嫁人也可以维持生计,但当时很多女性无法做到这一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