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对个体的伤害是极大的,即使其他方面表现优秀,肢体残疾也会迫使他们往下一个阶级去寻找婚恋对象。在古代,男性残疾者会被剥夺参加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机会,女性残疾者即使在不通婚的时代也只能下嫁。如今,社会的隐性歧视使这些人几乎没有与正常人接触的机会,更别说走入婚恋市场。虽然像男主角这样在外表上与常人无异、有尊严并参与社会工作的残疾美男子罕见,但他之所以能够依托极其优秀的家庭背景,还有一个隐藏因素,即在17岁后才残疾(经历过正常的社会生活后,即使被剥夺健康,也会向往正常人的世界)。然而,我仍然有一个疑问:残疾人是否会喜欢以残疾人婚恋为主题的言情小说呢?
总的来说,男主角在言情小说中的社会地位(世俗意义上)往往高于女主角,但过大的社会地位差距会让读者产生不真实感。因此,言情小说通常会通过精神生活上的互补去拉平男女主角的差距。然而,潜在的美是否被理解往往是见仁见智的。在这种情况下,残疾或重大疾病等身体缺陷成为拉平男女主角差距的常用元素。
一个残疾人想要掩盖缺陷并看起来比健康人更英俊,需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同时面临更多的异样眼光。即使付出了时间和金钱,他们往往被致命缺陷所限制,根本无法达到男主的状态。大多数没钱的残疾人只能选择与同样有残疾的异性(往往是盲人找聋子这样的相互帮助的情况)携手,而部分先天残疾者选择孤独终生,以结束残疾的基因在自己这一代的传递。
我至今还记得《十宗罪》里关于艾滋病妓女和残疾人的故事,残疾人的性问题是一个被世人忽视但广泛存在的问题。他们不可能像男女主角一样情投意合,往往只能随缘地搭伙过日子,甚至不得不选择高危的途径去解决需求,即使知道对方有病也是难得的慰藉。像《沥川往事》这样的小说对他们到底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伤痛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