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永远是孤独的,远非评论可及。唯有爱能搂住它,了解他,珍惜它。——里尔克
我甚少涉猎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但是当我读完这本《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西方艺术史》,“酒神精神”四个大字,仿佛加了特效的弹幕一般,在脑海里飘过。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笔记等,也吸收了很多能惊掉人下巴的轶闻、趣事,对众多艺术家们身上独具特色的地方,加以描述和呈现。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这些艺术家,很多都异于常人,或坎坷一生,或如同传奇——他们往往极为纯真,这种纯真和年龄无关,和心灵有关;他们又往往极为“另类”,甚至带着几分狂乱和不可理喻;他们沉溺于不同寻常的艺术表达,情感偏好或者道德观点有时也是如此与众不同……恰如西方文化哲学里的“酒神精神”:狂野,奔放,自在,癫狂,陶醉,沉迷于着生命的本真和完成。
同时,作者并不局限于故事的讲述和现象的堆叠,也试图在“史”的视野下,去透视背后的原因、趋势和影响。比如在《永恒与名望之间》一篇中,作者写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佩鲁吉诺、塞巴斯蒂亚诺的交往与“对立”,从中所体现的,正是拉斐尔在艺术上的学习和传承,以及风格上的嬗变与创新。而剥去盛名的外衣,拉斐尔的作品为他竖起了永恒的丰碑——无论用何种标准衡量,那些画都是名副其实跨世大作:不仅总结了他自己的时代,还融合了在它之前的发展。拉斐尔吸取了各种技巧,却神奇的保留了自己的风格。拉斐尔其实还有第三条命:活在虚名消失后,世人真正开始理解他的时候。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艺术很多时候就如雾中花,美而朦胧,似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尤其是西方艺术,对于中国人来说,地域、民族、历史、文化上的巨大差异,陌生感更甚。而一般人了解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除了逛博物馆,看展,大约就是看纪录片,阅读相关书籍了。
像我自己,就很喜欢艺术类的书籍画册,以及艺术史、艺术流派等方面的书。常规的艺术史著作,要么以时间断代,要么以流派、风格的传承变革为线索。美籍华裔作家李炜的这本《孤独之间》,则是用他的热爱、热情和才气,为我们写就了一部“不循常规”的艺术史。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谈时代,谈艺术家,谈代表作品,谈艺术风格等等的传统写作模板,而是围绕自身的强烈感受和思索体悟,以不同的主题为纲,将人物故事、经典作品、时代背景、风格演变等元素融入其中,配和大量的艺术品图片,为读者呈现西方艺术世界的脉络与亮点。
对于大众读者而言,你既可以把它当作关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背景介绍、传奇故事来读,给生活添一点审美,会社交增一点谈资;也可以把它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抑或是与我们相距不远的印象派、现代派,不同艺术家的各种作品,以及相关的一些信息,都可以重中找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