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人类一切的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我深以为然。毕竟每个人都不能活成一座孤岛。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我们的人生助力,获得更多的机会来达成我们的人生所愿。
然而,虽然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都明白,但要想做到极致却很难。与他人相处其实就是运用人性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懂点心理学,对于人性有正确的认知,或许能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少走一些弯路。最近我在读的《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这本书,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不仅让读者对自我产生清晰的认知,还能从中收获舒适的人际关系。
01
富兰克林效应:从麻烦别人开始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别人,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这种搭讪看起来不是很高级,但足以说明女孩正在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源于富兰克林在美国宾西尼亚州还只是一名州议员的时候,他想争取一位国会议员的支持,但是这位议员曾公开反对过富兰克林的言辞,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后来他听说议员家里有一套极为稀缺的图书,于是他恭敬地给这位议员写了一封借书的信,结果议员同意了。几天之后,当他们再次相遇时,议员主动跟他打了招呼,两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
说起来,“富兰克林效应”跟我们接受的教育有些不同。我们常听到的是要学会独立,但这样选取孤注一掷的路,恐怕会失去与人交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得学会借力。
此外,当别人在帮助你的时候,也是他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因此,学会成熟,从麻烦别人开始吧。但凡事都有度,若超越了适当的界限,那么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02
刺猬效应:人生如尺,必须有度
冬夜里寒风凛冽,一只刺猬冷得受不了,与另一只刺猬抱团取暖,这时候它们都被对方身上的刺扎得生疼。几经磨合,它们终于扎到适合的距离,既能互相取暖,又不致被扎的遍体鳞伤。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效应。我们常用它来提醒两性关系,恋人之间太亲近,会给彼此带来束缚和压力。其实,在权利、规则、人际交往中,都需要注意这种边界感。
我记得曾经在学校,我和同桌的关系非常好,形影不离。后来她却刻意躲着我。现在反思这段关系,我意识到是我越界了。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她身上,让我既失去了她,也失去了自我。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由此可见,学会拿捏是人生中最大的处世哲学。亲疏有间是极致,更需要智慧来处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小结
心理学作家黄启团曾说过,心理学是人性的说明书。懂点心理学让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舒适和愉悦。“富兰克林效应”让人们不再无助,而“刺猬效应”,则让我们懂得人生如尺,至于这两者之间的权衡,还需在实践中得真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