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碗,结局一颗树。
上次十几年前,《明朝那些事儿》大热的时候,趁着热乎劲扒拉得存货,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了。这次翻一遍又开始看得大呼啊啊啊、唉唉唉了。
把这些年学的心理学、性格培养学往皇帝和大臣们身上套,聊点不一样的个人看法。
跳过朱元璋实属有点过分,但开国皇帝的赫赫功绩,除了运气,豪杰的胆识、魄力、勤奋,一路学习一路成长的能力,只有仰视。这个随机性几百年难出一位。后半生因为传承问题生产的一系列问题,也具有伟人的通病,前半生太成功,晚年依旧强势,但难免失控。
朱棣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不是皇位最初的继位人,但最终凭武功、计谋、能力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写下浓墨重彩的部分。说明开国伟人的身边,身教+历练才是实战成功要素。竞争出人才,竞争出英才,竞争虽然惭愧,但竞争之后的胜出才是王者。
“好胜孙”真的好吗?盛世守成之君,被初代和二代寄予厚望的后代,我有种瞅乾隆的既视感。你说他们不优秀吧,确实很优秀;你说他们很优秀吧,隐忧就是从他们那个时候开始的。buff和bug并存。外部培养环境完美的时候,未必能培养一位完人。
英宗:复杂的人生经历,曲折的心理变化,可以理解其行为更贴近人性。可惜了于谦。
好喜欢于谦,崇拜!虽死犹荣,有些品质不会因肉身消失而消亡,反而随着时光熠熠生辉。太多的人枭雄做不了,也不善良,无才无德,一时得意还是要死的,没意思。
一切条件成熟之后往往是人性暴露的开始,人性一旦开始暴露,就各有各的作死了。作死的方法有很多种,外力与内驱都在扭曲。明朝英、景二帝之后,皇帝培养因为皇帝本身自顾不暇的失控,就彻底失控了。在巨大利益包裹下的苦难千奇百怪,各种奇奇怪怪的阿猫阿狗登场唱戏,持续混乱直到灭亡。大自然竞争机制开始展示各种丑陋,前人栽树后世砍光。直到最后一根稻草。
(要去接娃,能改就回头晚上接着写一点,不能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