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差异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古代的封建制度,还是当代的治理理念,中西方的差异看似很明显。但为什么这么强大的西方,在文明传承过程中会中断;而中国为什么在医学、科技等领域总是差西方一步呢?读了许倬云先生的《三千年文明大变局》,找到了一些思考方向。
许倬云先生是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在2020年就获得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许老一直致力于历史和文化研究,写过一系列专业著作。更在鲐背之年写出了“许倬云文明三书”,即《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世界何以至此》和《我们去向何方》。
今天要说的这本《三千年文明大变局》就是其中之一。在本书中,许老跳出作为一名华语历史学家的角色,用“全球大历史”视角通过对中西方三千年历史脉络的梳理、总结和对比,来阐述中西方历史和文化发展差异的原因,探索中西方未来的发展,人类发展的未来之路。
从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人种起源溯源,到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封建制度优劣对比,到近代中西方统治者主导思想的“轮流”……许老将中西方历史三千年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浓缩在仅仅八章里面。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国家之多,从中可以看出许老丰富且专业的历史知识背书和极具人文关怀的历史观、价值观。
许老认为,中西方的差异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虽然都是最基本的渔农文化,但随着商业的出现,中西方治理的方式和文化差别就在逐渐拉大:儒学、道家与佛学的兼容并蓄,导致中国的封建王朝延续了两千多年;而西方在诸神论与宗教的博弈中最终走向了僵化与独断,这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传承会被中断的原因之一。
但中国在明清朝时也犯了西方的僵化与独断的错误,而西方通过大洋航道的开拓与新大陆的发现逐渐打开了“怀抱”,二者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这也是导致中国的很多自然科学不及西方的重要原因。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这也是许老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无论中西方的差异有多大,历史上的中西方有过怎样的辉煌与苦难,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最终人类都要面临类似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异常等。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大历史”视角,才能读懂历史,用好历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