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评论的书籍,笔者看过不少。但像这样既深刻而务实的凿实之作确实少见。《设计美学》这本书极具专业性,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个字都直指核心,却也通过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探讨汇集成一个共识,兼具发散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这种借鉴并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其他的艺术或工艺学科中同样适用。通读全书不仅能汲取到结论,更可以学习到一种方法,一种美学的批判,以及对创造性、现实与体验内在关系的精确描述,引导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开篇引用的那段话深得我心,好书虽多,但我们很少有机会读到,所以我们需要倍加珍惜这种机会。
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来解释“什么是设计?”并区分“什么不是设计?”这样的定义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去进行定义,我们容易进入模棱两可的状态。诚然,逻辑比较复杂的定义例如“设计是设计一个设计以产生一个设计”可能会令人头晕,但同时也具备极大的启发性。因为设计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我们已经习惯却无法证明这种状态。书中不断带着读者去打破我们思维的钝感,透过更近距离的观察来解放惯常的桎梏,从而找到关键的内核。这个过程既是作者的求证过程,也是读者一步步作验证的过程,而因为作者的博学,我们在寻找设计之美的路上,身临其境地见证我们突围自我封闭的过程,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这样的作品难得,写得不易。如果读进去,就像从现实进入量子领域,那便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固然有主命题,但周围的依存同样是关键的,因此他带领我们区分了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艺术是否就是无用的?设计是否就不包含创作者的情感?很多问题只能通过我们自身的领悟来给出肯定或否定,但这也并非最终判定。哲学往往走出万里又折回原点,但很显然,那也已经不是曾经的你了。对“美”的概念也需要有一个界定,生活中的美和思想中的美常常是无法调和的。这引发了我们对于设计的意义,是实用性大于创意性,还是反过来的思考?作者在这里不停引出探讨的思路,让我们发现证明一个观点有很多途径。虽然是以设计为切入点,但透过更高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种对“是”与“否”的思辨力。尽管有些高深,但作者的实际案例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令哲学不至于变得曲高和寡。这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
尽管作者以康德的理论为基础,但并不是照猫画虎,而是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书中大量引用的其他大家的论断,都被作者灵活地调用。这种先抛出质疑再逐一化解的治学精神,体现在作者对自己研究的自信和逻辑的清晰上。乍看之下,他的目的是让反对者哑口无言,事实上,大部分能想到的反对意见,在他自攻自破中被迎刃而解。但作者仍然希望我们能做到更深层次的交锋,追求更高层次的探讨。因此即使我们并非哲学家,甚至不在艺术圈内,还是必须去识得这种审美或批判方式。前三章的理论部分,是后面两章的实践基础。当我们把前三章所学到的应用到生活中时,原本平凡的事物就不再只是平凡,因为我们能够给予它们更多关注与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强大的理论体系,大大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用心品味细节,实现精致的生活。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设计的书,但它提供了成为更美好的人的指南。只有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头脑更加灵活,才能以万物为本,至超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