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关于小说写作的知识肯定比在任何文学院系里能学的多。”
1967年,已经成名的略萨和刚刚成名的马尔克斯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小说家。他们进行了一次神奇的对谈,这也最终成为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对谈。虽然马尔克斯很不乐意将对谈的内容公之于众,甚至是特地写信给略萨拒绝公开出版对话集,然而这一文学史上宝贵的记录仍然以地下文学的形式一路薪火相传,最终成为无数后继的小说家成长的精神食量。
如同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一样,略萨与马尔克斯的对谈仿佛一堂大师课,它讲述到了作家创作的秘密,他们依赖的工具、思想与技巧,也讲到了他们内心真正隐秘的想法(无论是以问的形式,还是答的形式)。拉美文学的神秘面纱,就在一问一答中缓缓揭开了。
拉美文学看似神秘、梦幻,其实它的独特之处恰恰是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片土地上只是一种日常。在与略萨的对话中,马尔克斯称自己为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做得仅仅是把这些故事以现实原本的样子记录下来。
略萨的提问非常有趣,作家最懂得作家,他们对创作的讨论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却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他们内心都非常清楚,一个作家可以仰仗的材料,只有他自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创作,他的创作既来源于他本身的经历和经验,又会在创作出来以后脱离他自以为自己所信仰的意识层面上的信念,而以潜意识的方式与读者合谋,成为某种不一样的东西。
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们两个人关于博尔赫斯的对话。这位也是拉美文学的大咖了,可是他的作品却更像是脱离了拉美文学的语境,以深远的梦境和华丽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与马尔克斯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我个人认为他更倾向于某种文学自然主义)又大相径庭了。有趣的是略萨和博尔赫斯似乎关系也不错,还是他的小迷弟,博尔赫斯本人如果在场,这次讨论一定会更加精彩绝伦!
金句摘抄:
“我的确认为人类是绝对孤独的。我认识这是人类天性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提到两项写作的固定要素了,作家就是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经验。”
“我觉得对于作家来说,写作时最重要、最真实、最能体现内心深处隐藏之事的不是信念,而是那些让他着迷的念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