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仁斌
《城史记》是杨早先生今年5月出版的新著,也是“杨早讲史”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为《野史记》《说史记》)。杨早是一个十分重视阅读的作家,他说:阅读城市当然不止一条途径,居停与解史同样重要,脚步丈量与深入陋巷更是必不可少。
《城史记》所抒写的十座城市,有作者认同的故乡、长居的地方,还有只去过一两回的所在。在书的封面,杨早特意写了一句话——“我读过的十座城市”。
《城史记》书写的十座城市邱小石/绘
为什么是这十座城市呢?作者在对每座城市展开叙述之前,以类似“扉页”的方式分别作了交代。比如,富顺——我诞生之地。祖母的故乡,1949年祖父全家六口迁此,姑姑和两位叔叔在此出世。成都——母亲的家乡。1982年父亲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此。1988年调离。我在这里读了一年小学,一年中学。广州——1979-1982年,父亲在华南师范学院读研究生。1991-1995年,我就读于中山大学。1995-1998年,在广州媒体工作。北京——1998-2005年,我在北京大学念书。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天津——天津离北京很近,民国时这里是北京的后台、化妆间、休息室。高邮——我的祖籍所在。目前所知家谱可上溯至清中叶。南京——曾祖父在铁道部育才科任科员。祖父1931年-193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附中。1937年11月,曾祖与祖父随国民党政府西迁,家小送回高邮。上海——上海是不用介绍的都市。常常被用来与北京比较,“双城记”。它越大,越迷人。你就越容易迷失其中。西安——“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所有首都的代称。它的古意总是会从每一块砖瓦中氤氲出来。每一个中国文人都怀着朝圣的心情到来,带着惘然的感慨离开。合肥——我没去过那里。但是因为翻译了《合肥四姊妹》,突然就激活了千丝万缕。
不难看出,这十座城市要么与作者的家族和经历有关,要么就是作者阅读和研究志趣所在。颇令人玩味的是,作者对每座城市手绘了一幅局部地图,大多标注了文中所写到过的地方,在“成都地图”上,甚至标注了几家不起眼的饮食小店:刀削面、抄手、三不沾叶儿粑、锅盔摊。就连作者声言从没有去过的合肥,居然也绘制了一幅,赫然标上:南淝河、黑池坝、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公园、肥西县张老圩(张树声旧居)、张公馆(张树声后人所居)。所有这番费力的操作,我认为杨早先生意在告诉人们,他为什么选择这十座城市。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城史记》不仅是在讲述历史,更在于发掘了其中的文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