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态度转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态度,以及它的来源。总的来说,态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心理现象。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态度,阅读《社会心理学》这本由世界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所著的书籍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们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社会心理学》介绍,态度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服从、认同和内化。
首先是服从,它是态度形成的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或他人的意愿,保持行为上的一致性,以避免被他人看作异类并避免惩罚。在这个阶段,态度是表面的、暂时的,受外部因素控制。
接下来是认同,指人们自愿接受他人或某个群体制定的行为规范,以让自己与他人无异。在这个阶段,人们受到态度对象吸引,主动依附,超脱外部奖惩,受情感因素影响严重,与对象产生凝聚力。
态度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内化,行为对象从内心深处接受并相信他人的观点。把这个观点纳入自己的态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内化协调,是理智和认知为基础的过程。
当个人的态度由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心理倾向,难以改变。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人改变态度的例子。例如,在美国,总统的受欢迎程度经常受到人们态度的影响而改变。
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我们的态度改变往往受到他人行为和言论的影响,会随着周围环境和他人行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那么态度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呢?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审视认知失调理论,了解到人们的行为与自己的态度不一致时,会感觉到认知失调,并改变态度。同时,通过说服性沟通和提供例子等方式,也可以帮助改变他人的态度,例如帮朋友戒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