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未来很难,但是我们要不断朝前走。解决当下的问题的过程就是展望未来。
我在20年前结识了本书的作者——大卫·朱利安·麦克伦茨(David JulianMcClements),当时因为研究纳米递送体系,阅读了很多关于他的文章。同年,中文版《未来食品》发布。有幸在2022年搬去新校区后,我们学校图书馆购置了这本书。因此得以阅读纸质版科普读物。书里严谨的参考文献引用、插图的选择、幽默风趣的语言、亲人的案例相助都是我们国内科普出版社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立足于两个问题展开探索:①“我和我的家人应该吃什么”②“我们将来应该如何养活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 根据马尔萨提出的假设——地球上食物只能呈现算数级增长(1、2、3、4……),而人口却呈几何级增长(1、2、4、8……)。这样下去,人类无法养活所有人。这推动了可持续人造肉的诞生。
身为一位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四年的本科生,这本书用生活化的案例和严谨的分析让我从系统角度认识食品学科,但更多是打开新思路。温故且知新:
- 食品如何像建筑一样设计人体如何感知食品美味 - 食物如何在身体里旅行 You are what you eat 的食品营养学…… - 功能性食品是超级食品还是超级广告 - 肠道微生物和健康关系 - 精准营养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纳米技术的兴起打引发食品产业的革新……
未来的食品正朝着精准、健康、可持续、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听取一个半世纪前倡导的建议:“吃植物性食物,不要吃深加工食物,不要吃太多。”
作为食品科学大牛的作者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女儿和我们差不多大,追随父亲的步伐在阿姆斯特大学的食品科学部从事植物源食品开发。这个感觉好神奇,用自己的热爱做人类的事业,出发点是自己对家人健康的思考,但越深钻越感到是一种使命。如果想科学地认自己的身体健康,想了解未来食品的趋势,想认识食品学科,不妨读读这本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