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檀香刑》的代序中,引用了自己在《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强调了长篇小说写作的长度密度和难度。前段时间,因为十月文艺节目中一位有口音的女主持人在网络上的曝光,这篇文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篇文章非常适合。因为小说正是对这种创作观念的精彩演绎。除去最后一小节《知县绝响》,整个小说的编排非常精细。由于前面的铺排和有序,一波接一波地推进,因此,在顺利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感觉就像被割了脚一样,空前失望。因此,这样的结尾建议单独列为一个“尾部彩蛋”。但这并不是说这个结尾完全不好,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无法接受孙丙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这个修辞对我来说失去了意义,但是它却达到了另一种效果——知县通过这种荒谬的自我安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民族的窝囊和软弱。小说写作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写作。我认为,对于这样的结尾,可能有比完整的小说结构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知县在表演,莫言则是在通过这个结尾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不确定,但我认为这与我们对人物的认知有关。这个结尾并不是知县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去刺杀袁世凯,也不是他摇摆到另一方端正执刑时承担责任,而是以这样一种灰暗的方式结束——在国家倒塌的时刻,知县试图在囚犯的死亡时间而不是死或活上获得安慰。如果这是最初的结尾,那么这一定是作者觉得最能接受的角色行为。这并不美好,但他别无选择。
此外,这篇小说也是一个严格工艺品的处理过程。人物及时得到矫正,几乎没有平淡的角色,除了德国人和钱丁的舍弟。他们的表现形成一种印象,随后被迅速打破。因此,“可恨”的人物很少,而“可爱”的人物几乎没有。此外,历史背景的瞬息变化集中到一个囚犯的处决上,重要的人物都带有象征意义。刑罚的表演成为了政治的表演。这使得钱丁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既咬牙顶着朝廷,又照顾着百姓。他是小说中关键的平衡点,需要非常谨慎地把握。这也是我最喜欢莫言小说的地方,他不畏惧叙述的难度,像士兵一样勇往直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