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那个时候我是多么憧憬大学,而现在的我,是多么憧憬那个时候的我”。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高中时的我们,目标明确,只为考上大学而努力,那种简单的专注也许是许多成年人所怀念的。我曾在一个小镇上度过小学、初中和高中,没有其他选择,也不知道有其他路线可选,所以十分封闭。当时,教育资源缺乏,升学质量不如人意。高三时,我桌面上放置的模拟考试资料,最多只有一本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也不知道做了几遍)。但就在我渴望逃离的时候,我毫不意外地被省内双非一本录取了。我在当时的中学里可还是榜样呢,人生多是意想不到。后来,我通过吭哧吭哧的考研,终于实现了去魔都的梦想。在上海,我的认知和视野得到了快速升级,见识了过去未曾接触的世界,认识了许多有趣又优秀的人,做了许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即使异地恋也并不觉得辛苦。毕业后,我选择在西部省会城市工作,但相较于出色的校友们,我的际遇有些悲催。但现在,我正在学着自洽。
回看自己怎么像一个正儿八经的哲学问题。高考也即将来临,写一篇阅读过的好书推荐吧,献给正在读大学低年级的学生,有余力的高中生,尤其是身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和家长们,也献给正在反思自己的同龄人吧。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吸引人(也许是出版社的智慧也不好说)。作者研究的社会现象与主题已被媒体多次报道、学界多次研究,但研究者却把这个现象背后的作用过程用故事展示出来了,看的我无数次对照自身,我原来是这样成为我自己的。下面是我的关注点。
一、精英学校的大学生是如何组织大学生活的?
样本选择的是南方大学与北方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者通过反复努力,抽象出了两大相对概念目标掌控模式和直觉依赖模式,来描述名校大学生组织校园生活的实践模式。如下图:
上面是两大理想类型,虽然极端,但足够具有代表性。研究者采用了个案研究法,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方法在第二章有专门介绍),这些学生化名之后的故事最能说明上述两种实践模式。
二、是什么导致了上述的区别分别有什么影响?
现有的表面讨论多是宏观的叙事,常见的是:家境影响、地区影响、学校影响....像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关于标题问题1: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在四个方面,每个节点对很多家庭的小孩而言,可能不自知却影响关键:大相径庭的教育经历、父母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选报专业、大学体验。最后,综合影响导致不同的观念和认知差异,进而影响行为。研究者用对比和故事勾勒清晰地分析了这一过程。
关于标题问题2:在校园里,具体的影响体现在学业和社会方面。最终的影响是未来的出路和职业生涯,具体内容详见本书。
弄明白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分化之谜的谜底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看完相关内容后,启发和反思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三、我的喜欢之处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研究者对于大学是“迷宫”的比喻很有意思。研究者在分析大学组织时十分深刻:政府的权力渗透在高校治理环节,大学出路越发市场化,前后二者有不同的宗旨和游戏规则,综合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也令人困惑。“对大学的布局有些人相当了解,有些人一知半解,有些人道听途说。”
看了一些相关的书评和短评,这本书的现实意义确实大于学术意义。最后,与君共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