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非常高兴看到我的多部著作被译成各国语言。但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荣幸地看到我的文集被翻译出版。我非常感谢商务印书馆承担了这项工作,也由衷感谢倪梁康教授带头发起这项浩大工程,以及所有译者的辛勤付出。
我的著作涵盖了25年来的工作,从我1992年开始写博士论文《胡塞尔与超越论交互主体性》(Husserl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Intersubjektivität)到2019年的简短导论《现象学入门》(Phenomenology: The Basics)。这些著作涉及我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究的各类主题和论题。
在博士论文中,我指出胡塞尔如此重视交互主体性的原因之一是他对以下先验问题的兴趣:某物是真实的,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如此亲身体验它。对于胡塞尔而言,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转向先验交互主体性。我还探讨了萨特、梅洛-庞蒂和海德格尔对交互主体性的现象学理论所做的贡献,并强调了它们所共有的特点和优势,相对于哈贝马斯和阿佩尔工作的语言途径而言。无论在何时,对于交互主体性的聚焦都是我关注的核心。
我一直在思考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问题。在自己的论著中,我支持对同感的现象学解读,认同交互主体之间理解的身体和语境特征,并批评在心灵哲学的讨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模拟论和理论-理论。
我的教授资格论文《自身觉知与他异性》(Self-awareness and Alterity)关注反思与前反思自身觉知的关系。有人批评胡塞尔把自身觉知看作一种反思性的主客关系。而胡塞尔也被解读为一位朴素在场形而上学的支持者,即把主体性看作纯粹自给自足的自身呈现,毫无外在性和与他异性。我的著作试图证明,胡塞尔接受前反思自身意识的存在,通过对胡塞尔内部时间意识的新型解释,我指出胡塞尔认为自身觉知刻画了体验维度本身,无论我们意识到或忙于怎样的世内存在物。此外,这本书也试图表明,胡塞尔不是在场形而上学家,而是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