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我小时候得过需要住了很久医院的病,再加上我出生那一年爷爷去世了,所以我很早就上了‘人终有一死’这一课。因为我妈必须得跟我说实话,才能解释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爷爷,而我没有这件事。那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个秘密的?五岁?九岁?还是二十六岁?
前年姥爷去世,我是亲手拉开姥爷躺着的那个大抽屉的人。被朋友惊讶于为什么我那么镇定坦然的时候,没忍住送她一个白眼,就跟怕有用似的。就跟我将来不会躺进那个大抽屉似的。毕竟除了瘦,他的样貌跟以前别无二致。
因此,当这本《携死而生》出现在我读书平台的推荐列表上,我没有理由不翻开它。即使译者说,读这样一本探讨死亡的书除了需要一些好奇,还需要一些勇气。但人活一世本来就足够艰难,正视‘lifewithdeath’这件事才需要勇气,翻开书并不太需要,你说对吧?
跟其他着重探讨‘医疗养老模式及反思’的书不同,这本书是通过两位作者之间长达几年的邮件往来而集结成册的,重点关注的是人内在的感受和思考,以及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的同时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即携死而生。
艾琳,达特茅斯学院教授,史蒂夫,前报社编辑转行为按摩治疗师,成立了一个名为“心手相连”的公益组织,免费为晚期癌症患者、处于治疗当中、处于临终阶段的患者,提供按摩和抚慰。死亡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大概是有发言权的。
也许你会想知道,如果跟某位重病不愈或临终前的亲人,避口不谈死亡这个话题,只会让他们更焦虑。如果我们能学会充分支持别人的选择这个难题,恐怕也会让临终前的人更好过一些。毕竟,亲很多时候亲人的坚定反对当事人放弃治疗的压力,也够大了,不是么?
也许你会想知道,与其质问“为什么现在快死的人是我/你!”不如改成“我要选择怎么面对死亡/我爱的人就要死了,我要如何与之相处?”因为如果我们不去接受而是假装自己或亲人并不会马上死,很容易错过坦诚表达感情的机会,比如谢谢你,我爱你,我会非常想念你。
也许你会想知道,试着去理解病人不愿意服用止痛药类的决定吧。对病人来说,决定服用镇静剂,相当于要放弃对生命的把控,放弃自我的身份标识。因为危重或濒死的患者,已经持续被迫地接受了很多他们不希望的转变,比如放弃工作、允许自己服药进入混沌状态等。
也许你会想知道,关于护理病人的问题,虽然年轻人都会在婚礼上说‘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但他们都不会想到,真的会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需要给另一个喂食、擦洗、给药、最后关头替另一个人做各种决定。虽然谁都不想成为爱人的负担,但还是提前想想为好。
艾琳说,在美国很多人都会尽量避免谈论生命有限这个话题。其实我们也很少谈啊,不过,人终有一死这事的概率可比买彩票高多了,不是吗?看这本书不会让我们不死,也可能不会让我们立刻就不怕死,但至少可以放下对谈论死亡这种与生俱来的属性的恐惧,也很好,不是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