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言
在探讨语言时,作者不建议去选择随意从口中说出的话他建议以“纯粹所说”为例。纯粹所说是指诗歌,他企图从中论证语言不仅仅像常人认为的那样是人表达自我的活动,语言自己会说话。比如诗中提到一个意象(这被称为命名),这是语言在把某事物召唤到近旁。同样地,语言也可以召唤人、神、天、地合一的一整个世界。日常言谈与诗不同,几乎不发出这种召唤。不过纯粹的散文是可以和诗相提并论的。
人进行这种“纯粹所说”时,首先是被召唤入上面说的物与世界的交合中去,他们是听到了来自这种交合的指令,然后才得以发声。
第二章 诗歌中的语言
海德格尔认为,伟大的诗人始终只是在隐秘地吟他们的一首“独一之诗”,尽管这首诗不会是他们的某首具体作品。这章主要分析了特拉克尔诗歌的主要意旨,认为他赞颂了人通往其本质中去的旅途,旅途最终在安宁中结束。流俗的世人已失落其本质,衰落腐烂,而孤独的异乡者在旅途中追寻先于这种衰落的存在,也就是人的安宁的本质。
第三章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
这章探讨了日本美学中“粹”的含义,认为它是指艺术以感性之物把超感性调动出来的这样一种行为。但是这样以欧洲语境来简练概括一个日本美学概念的方式很可能掩饰了东亚艺术的许多深义,因为构成欧洲语言的基本要素是二分的,分别是声音、文字,和意义,前者对应感性(感官能感知到的),后者对应超感性(感官之上的)。
第四章 语言的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中存在着人的本真居所,也就是人类那尚未在后天衰落腐朽的本质,所以了解语言就是了解和接近我们的本质,而且在我们了解语言、追寻本质的时候,要去倾听语言。
尚未被语言描述的事物是未被注意、未被研究过的,这被称为“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假如仅仅生活在已有语言刻画的世界中,人就会错过很多事物。
另外,海德格尔又强调了他的“诗与思”的理念,这两者相互需要,作诗是外显的,思想是内隐的。这个理念的意义仍然是说要对语言(诗)进行运思,从而找到关于语言和人类本质的答案。
第五章 词语
这章仍然是在就“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进行详细阐述。
第六章 走向语言之途
人类发明了语言符号,符号的意义从最初仅仅是显示,到现在变成了描述,它已经成为人类构建世界观的方式之一。不过,这种观点是以人类为中心看待的,我们还可以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观察语言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语言表达、显示它自己,而人类听从语言的表达而说话。这所谓显示就是前面所说的召唤,即让该出现的被召唤来,让不该出现的退隐。在这里,第一章谈到的那个在语言中人、神、天、地俱在的世界被称为“允诺者”,允诺是赐予的意思,即赐予人们语言所召唤来的事物。总的来说,整个过程就是,语言召唤、显示事物到“居有”(允诺者的场域)中,人倾听这允诺之声,然后进行有声表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