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得知这本书和这个作者,是因为一篇浙江2020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篇作文就是以这部小说为主线,曾因满篇的生僻字和高大上的引用引起热议。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感到满分实至名归,首先选用这本书作为主线不可谓不精妙——当年的题目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这位考生在最后点题时写道“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我认为这对小说主角柯西莫形象、小说主旨的把握还是非常精准的,而且精准扣题。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人家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能有如此广的阅读范围和如此深的阅读理解,而我在二十八岁的年纪读完后,懵懵懂懂,还需要看人家十八岁写的作文来加深理解,着实有些惭愧。
说回这本小说,在看到简介的那一刻,就惊叹于作者想象力的丰富和浪漫,一个人一生生活在树上,多么天马星空的故事,可作者偏偏写的跟真事似的:树上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情冷暖,作者都通过一个个小细节描绘了出来。现实中完全不可能有的树上生活体验,这究竟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怪不得卡尔维诺的医生感叹,他脑子里的皮层褶皱都要比旁人多!
柯西莫在12岁时出于对家庭的反抗上了树,在漫长的人生中严苛地遵守着一条毫无意义的戒律——再也不踏上地面,父亲的规劝、亲人的离世、爱人的离开都不能动摇他分毫,甚至最后生命终结之际,他也没有坠落地面,而是一跃而上追随着一颗热气球升上天空,能坚持一件事到如此地步,即便它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但也变得十分浪漫了。
值得注意的是,柯西莫虽然生活在树上,远离了正常的世俗生活,却始终没有切断同人群的联系。他给一个曾经的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带领民众打败狼群和海盗。他远离人群,是为了“同他人更好地在一起”。他在树上生活并不是遗世而独立,反而是既清醒理智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集体生活中。
作者也在后记中写道:“我让这个不愿像别人一样在地上行走的任务不变成一个厌世者,而变成一个不断为众人谋利益的男子汉,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愿意全面参与积极生活:从技术进步到地方治理和精致生活。但是他始终认为,为了与他人真正在一起,唯一的出路是与他人相疏离,他在声明的每时每刻都顽固地为自己和他人坚持那种不方便的特立独行和离群索居。这是他作为诗人、探险者、革命者的志趣。”作者还特意刻画了一群受了惩罚而生活在树上的西班牙人作为对比,西班牙人在起因消除后就下树了,而柯西莫出于内心的志趣,当不存在任何外部理由时他仍然留在树上。
这是他主动的选择,他放弃继承男爵的权利,也丢掉了自己身上的义务,甩开了现实的枷锁。他在树上,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但是又没有失去生活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他在树上也一样的读书,写作,通信,恋爱,做出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虽然树上生活艰苦,也许有时还会感到孤独,但在树上的人生也并不乏味,他的内心是自洽而坚定的,所以才能够坚守一生。上树也许是一种介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的选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在某些时刻“上树”的能力。
最后放一段作者在后记中的话:“我想使它们成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的三部曲: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ps.浙江那篇满分作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U0NzA4Nw==&mid=2247496665&idx=2&sn=a2fbb43e1c0f46c64e00f31bceb87074&chksm=fc75a1f9cb0228efcec5dc654ca53e1dfbd50edb9ae0234478604887a6d0506393b371a9d352&scene=27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