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很多国内外技术类书籍,但大多数都聚焦于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个具体角度,获取到的知识架构是有限理性的,或者说缺乏系统视角。打开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大胆探索、越看越清醒的感受。《系统之美》中的作者将个人在系统思考建模与教学30多年的经验积累,融合前沿的研究智慧,把系统拆解成不同的概念,使用生活的案例呈现出系统内部的运作方式以及外部决策的影响逻辑。
这本书提供给读者“上帝视角”,引导我们暂时从各个系统中跳出来,跟随作者的节奏,持续从大系统到子系统,从外观到内观地思考不同系统中要素间的连接方式如何实现目标,观察流量与存量间通过信息流形成的反馈回路如何影响系统稳定。作者想表达的是,系统构成世界,模型形成系统,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模型而认识系统、认知世界。这是理论层面的交流。
在后续的篇幅中,作者进一步剖析了6个障碍、8大陷阱以及12个改变系统的杠杆解以及处在系统中的我们15大生存法则,将可操作的模型一一交代给读者。
面对庞大复杂的系统,完全认识并准确预测到应对方案是不现实的。想要让复杂的系统只做符合我们期待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无法像还原论者所期望的那样解构世界,这也是认知及决策局限性的根源。接受不断变化的系统以及不断变化的人与各类系统间的关系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扩大关切范围,持续留意旧的范式中异常或者失效之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入新范式已被接纳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切身体验,与积极的、愿意接纳新事物的人相处。如果说这些是高阶理论上新的体验,那么它同时也刷新了现有认知。
比如,因为做不到每天跑步5公里便放纵自己降低标准,类似的事件称之为目标侵蚀。为了防止下行增强回路带来的恶性循环从而破坏既定目标,需要预先设置绝对标准。否则,我们设定的flag就只是个空口号,没有实际的作用。
同时,任何的干预都会有时间延迟,所以无论自己做了什么决定,什么样的举措,请允许时间延迟的存在,不要过高要求自己或他人立即做出质的改变。需要关注事件内部的连接方式和目标,也就是游戏规则而非可观测、可衡量的要素,因为任何要素都可以被替换,而如何实现目标才是最具决定性的。
最后理解非线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为它们有悖于我们对行动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正常预期,另一方面改变了反馈回路的相对力量对比,有可能使系统从一种行为模式跳转到另外一种。"努力不一定有回报"是最简单的例证,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中,付出、运气、时机、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结果,当然有正负之别。因此,以非线性连接的各类因素也决定了收获程度不一定符合预期。但是,这并不说明之前的努力没有意义。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会转换积极角度看待问题、理性看待成绩、客观理解错综复杂的系统及关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