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想过:如果出门旅行,旅途中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每一种天象气候、每一处人文景观,都会是值得探究的,也一定是在探究之后可以获得无尽新意和乐趣的。上下班路上,有时我也会拍下云彩的照片回来和《云彩收集者手册》对比,打开形色识别路边的景观植物,但是效果实在不佳。云彩翻来覆去似乎就那么几种,植物识别出来便也只看到一个名字和科学的介绍,动物识别器甚至还没发现好用的。
终于,在看完本书之后,我理解了最佳的旅行方式便是有一个所谓“博物学家”陪伴着你,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一个学家。旅途中,他会向你介绍这个地方气候的特殊或普通之处,停车休息或山间漫步时身边几棵大树或几株野草的种属和特点,他会从身边鸟类的叫声中判断出其名称、是否是候鸟、并如讲故事般聊聊它们是第几代,最佳的情况下也许他还会回忆起自己曾经来这里调查时遭遇的一些诙谐囧事。旅行是过程,不是名为打卡的目的;旅人是自己,不是扮为票圈文案的演员。
自然是一切美丽的源泉,莎士比亚、纪伯伦的诗歌中充满绿色与生机,人物只是自然幕布前可笑或可悲的木偶,“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春天不在自然中,难道在工厂里在写字楼中不,那里只有无尽的空虚。
本书绝不是单纯的旅途见闻和动植物介绍。有科学常识:螺壳中的风涛声是怎么来的春困是如何产生的是散文游记:有马克吐温、梭罗、达尔文、狄更斯、杰斐逊…作者沿春季线北追了3个月,记起了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也部分的走过了他们曾经的路。有对生命的理解:美洲鹫内部也有尊卑之分;九只蚁比三只蚁拖猎物反而更慢;比格沃特当地的鳄鱼爱好者考克斯在带客人穿越沼泽的路上看到了一百一十九条鳄鱼,而客人只看到三条,相反考克斯对鳄鱼以外的生物却毫无察觉,对他来讲蝴蝶只分为“黄的”和“斑点的”两种。
世界的分野形形色色,扎根去理解体会学习与感悟方能见其深识其著。用二十年时间研究鳗鱼在哪里产卵,告诉所有人回来的成年鳗鱼其实与离开的幼鳗中间其实隔了一代,我从不感觉他的生命毫无意义,相反我却能从中体会到春天般无比磅礴的生命力和热情!旅途匆匆,我们阅尽千帆但浮光掠影;人生踽踽,我们紧追秒表却从未停留。千万个过去的我们,千万元钱,买不来充盈的一辈子。减少无意义的旅行吧!束缚你的永远不是手脚,而是知识与心灵。
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啥都看不清的黑白贴图,全篇的非标单位制,数十种连名字都读不出的动植物无法在脑海中投射出清晰的图像,但我依然愿意打5星。最后想问问,这位联系不上的神秘译者南木,究竟是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