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人的职业尺度拉到40年,你现在的困惑还会继续纠结吗?目前的职场环境很差,各个公司、行业和职位都在进行无意义的消耗,如果我们非要从各种消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应该如何做呢?毕竟,普通人不可能一辈子不谋生,但现在的普通劳动者已经越来越螺丝钉化,审视自己内心变得非常重要。书中反复提到,在职场的前15年是一个积累和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询问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交汇点在哪里,其中之一是不断和他人进行对话,由高效的问题引导出不同的人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和观点,并最终运用到自己身上。终极目标应该是拥有一个自洽的生活。即使你拼死工作,你也只是一个个体,对社会的运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你只是你个体生命的最终决定者。
书中提供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能力,被称为职场生活的三个燃料。
1号燃料是可迁移的技能,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这些内在能力都不会随着你换工作而转移。这些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服式沟通的能力、求助他人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
2号燃料是有意义的经验,包括与日常琐事不同的、探索性更强的经验,如个人旅行、国外工作、企业管理或创业经验、社区或志愿者活动、包含个人贡献的大型活动、产品发布或知名项目、公开演讲、写作或表演经验等。
3号燃料是持久的关系,是在职场内累积的一些人脉资源,能够在关键的困难问题上为你所用。书中强调了职场环境的重要性,应该选择与之相处的同僚,一位成功的人士曾说过,至少保持同事中有30%的人比你更加优秀和聪明,这有助于你快速成长。
结合书,听完了三期有关职场的播客节目,从在世俗意义上比较成功的人中间结合书中的理论。有一些感悟:
第一,学会请教别人和求助他人。善用资源的同时充分尊重别人的时间,社恐并不是浪费别人时间的借口。请教他人时,应该明确阐述自己的问题,不要像“你好,在吗,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您请问您有时间吗”这样礼貌却没有给对方决策的余地,应该先告诉对方你要问什么,让别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安排。
第二,内向者在职场中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发挥自己的优势。内向者的优势在于善于倾听而不急于表达。在大的职场社交场合中,你可以一言不发,比如在公司聚餐、大型会议等地方;但在小规模的会谈、讨论中,需要准备充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轻松的场合可以发挥幽默感,做一个会说话、有思维深度的人。
第三,永远不能回避“什么适合自己”这个终极问题。如果现在的工作符合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即使是基础的工作,也要拼命去熬过基础工作的阶段,从中总结关键经验来指导下一步的进阶。如果这份工作完全不匹配自己的性格和能力,那么即使正在工作,实时止损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30岁还没有在赛道上进行抉择,在40岁再去突破就会更加难上加难。
最近在工作中困惑不已,但感谢梅塘姐妹的不同观点补充,让我迭代了一次思考。这虽然痛并快乐着,却是必要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