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孙频被称为“海洋系列”的最新小说集《海边魔术师》,不禁会为她写作气象的陡变而感到惊叹。
从星罗密布的菠萝蜜树眺望碧蓝之海,映入眼帘的文字首先勾勒出一个海陆交界的奇幻空间。那是位于大陆最南端,距离大海最近的木瓜镇,小镇东南角有着遮天蔽日的巨大榕树。
坐在小镇港口遥看日出日落,阳光似乎要将海面的游鱼以及整个小镇都焚烧殆尽。小镇里总是会间歇出现一些渴求探索大海的怪人,他们在小说中不仅没有具体的脸,甚至连抽象的人形背影也寻觅不见。
事实上,孙频在构造这个特殊空间并往小说中故意塑造这些自由狂放的人物之时,其背后折射出某种深刻的潜意识——这部小说的真正主角,既不是三篇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也不是年幼时通过盗窃为我构建童话世界的海边魔术师,更不是独自一人乘着小筏从海边消失的海上骑士亦或者始终沉迷于火树银花中的园艺艺术家,而是大海,是与大海一线之隔却始终触之不及的孤独小镇。“我”和刘小飞、林海生、阿梁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与这海、这小镇是同构的,他们在海陆交界的区域中取得了自身的表达,进而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海洋所赋予的那个更为景深的空间。
因此,《海边魔术师》的开篇便是对想象中的海洋的一段描写:“或是盛大的蓝色从天而降,各种鱼类如星宿罗列其上,或是迎面扑来一个十几米高的巨浪,龇着牙齿,翻起雪白的肚皮四处张望。”唯美、浩大、伴随着湿气与生机,理想中的海洋之景出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现实中的大海在木瓜镇中“毫无踪迹”。在孙频的小说中,海洋某种程度上是有意增加大海身上那些浪漫主义式的抒情气质和象征隐喻。《海鸥骑士》中作为船员日常出海的父亲林海生,一定要通过航海日记中收藏的维纳斯画像以及静谧夜晚中悠扬的钢琴声来呈现出其对于海洋生活“浪漫主义”甚至“幻想性”的一面:“在海上生活,要做一些雅致的事情……把龙脑、麝香、白檀、乳香、沉香、寒水石研磨成粉,再用炼蜜和鹅梨汁调匀,支撑香饼……而钓飞虎是为了欣赏,飞虎死前会变换出各种各样的颜色,蓝色、红色、绿色、金色、紫色、橘色……”
在孙频的笔下,海洋是船员生活中一个寄托着美好愿景与理想的部分,并且是其生命内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人的有限性和理想追求于是也在海洋中被激发并获得显现。除此之外,与其一同显现的还有肉身内部的生物特质:《落日珊瑚》里关于珊瑚屋的描写,成千上万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的演化过程中成为了游客的住所,这显然不仅仅只是出于“海洋奇观书写”的考虑,而是试图直接在海洋与肉身之间建立知觉性的关联。
在此意义上,孙频笔下的南方海洋,往往是作为价值想象或意义附着的载体出现。为此中篇小说集《海边魔术师》指示了一种作为症候的“南方海洋”,无论是《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还是《落日珊瑚》里的人物主体往往被赋予一种区域性,刘小飞、林海生等人的跨域行旅并没有抹除原有的地域或者陆地经验,反而在新的地理/界域中,不断引发新的心理症兆。
从作家的地理视角而言,她来自北方的黄土高原,由北至南的行旅,代表着“南方海洋”拥有着一种跨区域与跨文化的视角,这样的情形在孙频之前的写作中也似曾相识,只不过我们以往所常见的,是山林渗入人的命运、万物砌入人的命运,而这种被海水和海风充分浸透的情感描摹,归根结底其实是孙频“山林系列”风景发现的传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