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路去了图书馆,找了很久才找到这本数年前同名戏剧播出就想要看的书。跟剧差别还挺大的,一篇篇小的散文叙说作者的儿时记忆。书里用台语记录的对话很多,有一些没有注释,靠猜个大概。
读到差不多一半,就感觉到作者跟阿嬷有很深的联结,这种联结看起来是浮于生活表面的,像是经常跟阿嬷去市场吃下午点心这类的琐事,又或是一些跟阿嬷的日常对话记录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不由得代入剧里的阿嬷,陈李月英。阿嬷对陈嘉玲的最大影响,可能是在生命快要终结时对陈嘉玲说想要做回李月英。大概也是阿嬷的鼓励更加坚定了陈嘉玲做自己的勇气。
书看一半好奇作者本人什么样,在油管看了邓惠雯的一段电台访问。江鹅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要纪念那个快要逝去的年代。而答应严艺文导演拍成戏剧,是在导演看到了中年人身上难得一见的热情。导演想要告诉大家没关系,而这也刚好是书的内核所在。
电台访谈说不上有趣,作者本人在我看来跟青春期爱看的一个作家很像,但又有很温良恭俭让的气质。江鹅分享去做spa,被关切身体相关的婚育情况时,谎称自己有生过,一儿一女且离异,令人莞尔。对啊,为什么要回答别人随口问问的话题,或是他们不带理解的好奇。常看台湾出品的剧或综艺访谈,原以为台湾对于女性是否需要满足社会婚育期待的观念超前大陆许多,但听主持人和江鹅这么一说,即使是在相对开放自由的对岸,中年未婚或未育女性仍然要面对不小的压力。
江鹅说父母根本无法理解每次返乡看起来都一样的身体硬件里,软件到底已历经了多少次迭代。再一次深深的共情了,对江鹅所说的那种一只脚跨在新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比喻感同深受。对此身为“台北查某”的主持人无法理解,江鹅又解释是在拿台南偏乡和台北做比较。
最后江鹅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