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篇文章表达的是更倾向于悲观或荒诞的内核,即“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莎士比亚无法再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读者需要从“吉诃德(或其他任何作品)的根源意义从始至终就不存在”的认知出发阅读本文(此论点也可能掉入文章所揭示的谬误之中)。
文章提到梅纳尔“妄图”达到境界,以体会堂吉诃德的根源意义,并重写这个作品,代替原作者。他设想了两种方法,后来选择了覆写原著,却始终无法接触到根源意义,最终将大量手稿化为灰烬。梅纳尔虽然无法触碰根源意义,却在作者的笔下成为对抗风车的堂吉诃德,作者巧妙地安排了这一小细节。但作者的本意是想表达人物的悲剧色彩,还是引起对梅纳尔的怜悯(因为梅纳尔追求的就是堂吉诃德)就难以确定。
这只是梅纳尔的故事,但全文更多地是从博尔赫斯的视角来描述,他与梅纳尔是密友,了解梅纳尔的性格和文风,并将梅纳尔重写堂吉诃德的认知植入了头脑中。在某个梅纳尔从未写过的原文章节中,他发现了这位老友的影子,并在另一段争议性的原文中表达了梅纳尔的反讽看法。但实际上,这两段“误读”无疑掩盖了原作者和梅纳尔的存在,一方面站在梅纳尔的角度解读原文,消失了真正的原作者;另一方面,则从博尔赫斯的视角中进一步掩盖了梅纳尔的存在,成为了一种新的解读覆盖在原文的根源意义之上。描写的堂吉诃德在三百年间不断被解释和扩充的本质也是对根源意义不断覆盖的体现。
实际上,梅纳尔看穿了这种覆盖,公然指责这种行为是媚俗和对原作的亵渎。但当他剥离覆盖物的时候,只有无尽的虚无等待着他,他也义无反顾地对虚无发起了无畏的冲锋……
最终的理想主义者(可以是梅纳尔,也可以是堂吉诃德)在追求虚无的事物时,结果注定是悲剧。然而更乐观的解读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道理既适用于博尔赫斯的文章,也适用于读者的解读。因为无法达到根源意义,我的解读难道不能正确吗?即使我的解读完全背离了博尔赫斯的原意,陷入了他的谬误之中,只要我承认自己被误导的可能,并且依然相信自己的解读,那么这个解读也可能是正确的。我满足于自己的理解,不必求助于他人。
我已明白,您们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