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一生悲惨,值得同情,但在古代却被人嘲笑。或许当时人们都忙于自保,无暇管他人;或者正如鲁迅所说,看人吃人,只要不是自己,就不管不问。 在现代,祥林嫂这个女人出自贫苦,被迫嫁人,以死相逼,但她勇敢地捍卫自己生存权,生儿育女,辛勤工作。然而,刚刚享受到幸福就失去了自己的爱子,这似乎是连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悲痛。 然而,祥林嫂不应该被定义为仅仅是一个怨妇。她逃离家庭,展现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她勤劳且善于忍耐,胜过其他大多数人;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地以死相抗,这一勇气和不妥协也值得我们的敬佩。 遗憾的是,最终祥林嫂被击垮了,痛失爱子。她勉力熬过了很多困难和险阻,但这一沉重打击让她心灵彻底崩溃。她四处忏悔,向人诉苦,但痛苦却无法减轻。 至于她的死,我更想象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境界。鲁迅的话点醒了她,使她意识到人死后仍能在地下相遇。我不认为她死于生活击垮和逃避现实。她之所以死去,是想要与爱子相聚。我认为这比逃避现实更伟大。 因此,鲁迅在文章的结尾提到了过年、幸福、舒散和放松,这也应该是一种解脱,替祥林嫂感到释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