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民以食为天”,“天下美食在中华”,那中国的饮食之美又可以追溯到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王仁湘先生所著的《至味中国》一书中找到。王仁湘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考古学、彩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等。由他来带领大家一起寻根中国饮食之美,再合适不过。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考古可以发现的古代器具、壁画、雕塑,还有食料等,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古代的烹饪技法、礼仪、态度,乃至于中华饮食观念的形成和认知变迁。得益于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书中附有大量彩色照片及插图,且分了七个章节,细致地从猿人用火烹饪食物,讲到各种形态的食具的发明,再到不同食材的驯化与引进,讲到与饮食相关的礼仪与节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饮食文化全景图。其中,作者希望我们能注意到的是,天下饮食的表现都是阶段性的,而且总是与当时的科学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作者在书中举了个例子,比如同样是制作熟食,陶器时代与铜器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陶是由泥土烧制而成,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而到了青铜时代,从现在的考古发现可知,饮食上的等级从用具上就可以看得出严格的区分。而到了铁器与瓷器并行的年代,当时人们可以获得的食物更加丰富,相应地也改变了大家的味觉体验,间接改变了人们对饮食的认识。再比如,为什么我们现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饮食文化中就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发明吗?其实不是,作者在书中科普到,“其实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餐叉,这个发明完成于史前时代。”出土于青海同德的一枚骨质餐叉就是证据,它全长25.7厘米,是双齿式,来自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样子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水果叉。而现在中国人饮食主要习惯用的筷子,古时候称为“箸”,是由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俗决定的。古代中国人的熟食主要有饭食、粥食、菜肴和羹食几个大类,都需要借助食具来进食。据考古推断,古箸在西周有特定的用途,不可随意他用。据《礼记》记载,“箸是专门用于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不知道过了几个世纪,用箸成了中国人的传统,技巧也有了提高,十分自然地转变成了我们进食的主要工具。总的来说,《至味中国》既有详实的考古资料,也有趣味十足的科普知识。对于喜欢探究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书籍。
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
9.1
王仁湘/2022/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